西城区的突出特点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体现国家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地区。
西城区辖区面积50.7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街道、261个社区。东以鼓楼外大街、人定湖北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南长街、北长街、天安门广场西侧为界与东城区相连;北以南长河、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环中路、裕民路为界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以三里河路、莲花池东路、马连道北路为界,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南以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城根、右安门西城根为界,与丰台区相连。
西城区是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办公所在地,是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是首都“四个服务”体现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区。辖区内中央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654家;部级以上中央单位120家,另有驻区部队团以上单位82家。

湖广会馆

宋庆龄故居
西城区是战国燕都蓟城所在地,辽、金、元、明、清历代均为京都一部分。作为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地和800多年的建都地,西城区是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区,是皇城文化(故宫)、仕子文化(名人故居、各地会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及革命先驱故居)、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百项)、宗教文化(天基佛道伊五大宗教总部除基督教外均在西城)等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区域。
辖区拥有什刹海、大栅栏等18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全市的45%。有北海、景山、恭王府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1处,其中国家级42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2项,其中国家级36项。
辖区内同时聚集了大量国内顶级现代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等为代表的营业性演出场所,以首都影业集团和新首都电影院为代表电影放映场所),2015年11月揭幕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是一个以音乐剧为主,包含话剧、舞剧、秀、演唱会、芭蕾及交响音乐会等多种演艺形式在内的综合性剧场群;此外还拥有国家级文艺表演团体(国家京剧、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博物馆(国家地质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宣南文化博物馆);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机构。
西城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1121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西城区在2个区级文化馆,3个区级图书馆基础上,实施各街道普及一个文化站、一个社区教育学校、两个图书馆和一个数字电影院工程。现建成街道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5个,社区文化室255个。建成街道级图书分馆29个,全部实现了通借通还的服务功能。建有社区教育学校7所,数字电影放映点17个。配备流动图书车4辆,24小时自助图书借还机8台,流动数字电影放映车10辆。如今,我区“1121”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此外,西城区以公共空间资源搭载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整合资源潜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成功开办23家特色阅读空间,为构建西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了成功经验。
在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方面,西城区以多元构建、社会协同的方式,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探索重大文化节事活动合作运营机制办法,与驻区中央、市文化单位合作,打造了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中国国际合唱节、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中国童书博览会、北京东方艺术品博览会、北京阅读季、万人走进艺术殿堂等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扩大了西城文化影响力。
西城区还以“自助式”与“定制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挖掘潜力创编西城文化特色原创作品。为满足群众喜爱的西城特色文化需求,挖掘区文化系统资源潜力,编创原创情景剧《北京人家》、《北京人家·心愿》,原创话剧《新北平市长》、《我的父亲李大钊》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西城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惠民为宗旨,有序推进“书香弥漫、舞台迷恋、古都迷踪”三大系列、“我们的节日系列展演展示、景山合唱节、欢乐飞飏北京社区舞蹈大赛、百姓戏剧展演、大美西城群众原创剧展演、天桥艺术集萃”六大品牌和“公益演出、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公益培训”五大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