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全县编民13里,寻增为16里,后改里为社。崇祯五年(1632)推行“寓兵于农”之法,编营24,寻废,七年(1634)复置,编22营。清承明制。民国初,全县分为5个区。1938划为8个区,滹沱河以南为一、二、三、四、五区,以北为六、七、八区。19486月将8个区划分为13个区。1950年2月将13个区改为10个区,不久又并为7个区。1953年7月,将全县238个村划为96个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将96个乡合并为29个乡(镇)。
1958年1月,并为28个乡(镇);8月,撤销乡镇建制,全县改建为8个公社。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除城关公社外,其余各公社由大划小,全县划为28个公社。1984年1月取消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复为28个乡(镇)。是年,相继改城关、贾市庄、梅花、南董、南孟、丽阳为镇建制。1987年将岗上乡改建为岗上镇。1994年4月,南营、大同、兴安、张家庄、增村五乡,撤乡设镇。
1996年1月,扩乡并镇,将28个乡(镇)改建为13个镇、1个民族乡以及1个开发区。即廉州镇、兴安镇、常安镇、贾市庄镇、梅花镇、南营镇、丘头镇、岗上镇、南董镇、南孟镇、张家庄镇、西关镇、增村镇、九门回族乡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村共240个。1998年,新兴安村并入兴安村,全市共有239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藁城市常住总人口758269人,其中:廉州镇118582人,兴安镇50085人,贾市庄镇48874人,南营镇43372人,梅花镇58444人,岗上镇51113人,邱头镇45576人,南董镇43103人,张家庄镇51544人,南孟镇44699人,增村镇56167人,小常安镇51197人,前西关镇41982人,九门回族乡40661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12870人。
2002年,藁城市面积836平方千米,人口约76万人。辖13个镇、1个民族乡:廉州镇、兴安镇、贾市庄镇、南营镇、梅花镇、岗上镇、邱头镇、南董镇、张家庄镇、南孟镇、增村镇、小常安镇、西关镇、九门回族乡。共有8个社区、23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廉州镇廉州路1号。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藁城市常住总人口775110人,其中:廉州镇128209人,兴安镇50703人,贾市庄镇48274人,南营镇43018人,梅花镇60791人,岗上镇37244人,丘头镇46291人,南董镇42934人,张家庄镇52604人,南孟镇44317人,增村镇58339人,常安镇52823人,西关镇43144人,九门回族乡40998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5421人。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国函[2014]122号)批复同意撤销县级藁城市,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以原藁城市的行政区域为藁城区的行政区域,藁城区人民政府驻廉州镇廉州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