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成安县境春秋时期为乾侯封邑。春秋未,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5年)以后,为晋地。战国时期,成安地处魏赵边界地带,大部分为魏地,西部小部分为赵地。秦朝时期,属邯郸郡地。西汉初为斥丘懿侯封地,不久改置斥丘县,属冀州魏郡。王莽新朝时,改斥丘县为利丘县,东汉复名斥丘县,均属冀州魏郡。三国时期,斥丘县属魏国冀州魏郡,后改为司州魏郡,两晋依然。南北朝北魏时属相州魏郡。东魏天平初(534年),并入临漳县,属司州魏郡。北齐天宝年间(550年―559年),复置县,更名成安县,属司州清都尹。隋属相州。
1938年4月,成立成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无固定驻地),先后属冀南区二专区、一专区、三专区。1945年11月,成安县与磁东县(含马头、商城二区)合并为成磁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三专区。1949年10月,成磁县改称成安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55年9月,将马头区、镇,分别划入磁县、峰峰。1958年12月,撤销成安县,并入磁县。1961年5月,恢复成安县,仍属邯郸专区(1970年改称邯郸地区)。1993年7月划归邯郸市管辖。
1984年3月,省政府批准撤销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4月,成安县撤销15个公社,成立城关镇和林里堡等14个乡;5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漳河店镇;6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商城镇、李家町镇。1987年12月28日,经省政府同意:城关镇更名为成安镇。
1996年,撤销林里堡乡,并入成安镇;撤销郎堡乡,并入商城镇;撤销郭坊乡,并入漳河店镇;撤销化店乡,并入道东堡乡;撤销路固乡,并入北乡义乡;撤销徐村乡,并入辛义乡。调整后,成安县辖4个镇、5个乡:成安镇、李家疃镇、商城镇、漳河店镇、长巷乡、北乡义乡、辛义乡、柏寺营乡、道东堡乡。总面积481.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5万人。县政府驻成安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成安县常住总人口352944人,其中,成安镇60774人,商城镇53954人,漳河店镇33440人,李家疃镇36659人,辛义乡41746人,柏寺营乡20740人,道东堡乡43490人,北乡义乡38558人,长巷乡23583人。
2002年,全县面积481.56平方千米,人口约37.6万人。辖4个镇、5个乡,234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成安镇政府大街6号。
2003年末,成安县辖成安、李家疃、商城、漳河店4个镇和辛义、柏寺营、北乡义、长巷、道东堡5个乡,1个居委会、234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成安县常住总人口377398人,其中,成安镇76075人,商城镇60146人,漳河店镇34824人,李家疃镇37015人,辛义乡41533人,柏寺营乡21368人,道东堡乡44560人,北乡义乡38211人,长巷乡236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