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大宁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北魏于今县城西置五城县、郡。东魏兴和年间废。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宁县,取义大吉大宁。隋开皇二十年(600)大宁县治自今吉县境徙今县城,属南汾州。大业二年(606)废入仵…

北魏于今县城西置五城县、郡。东魏兴和年间废。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宁县,取义大吉大宁。隋开皇二十年(600)大宁县治自今吉县境徙今县城,属南汾州。大业二年(606)废入仵城县。

唐武德二年(619)复置,于县置中州,县属之。同年于今县城东北15千米扶义村附近别置大义县,于今县城西20千米北桑峨村别置白龙县,俱属中州。贞观元年(627)废大义、白龙2县及中州,大宁县属隰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入隰川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复置,隶属不改。

民国初年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废入隰宁县。1961年复置。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地级临汾市

1997年,大宁县面积967平方千米,人口6万人。辖2个镇、8个乡:城关镇、曲峨镇、三多乡、割麦乡、太德乡、徐家垛乡、太古乡、榆村乡、安古乡、南堡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宁县常住总人口56037人,其中,城关镇23234人,曲峨镇6267人,三多乡4061人,东南堡乡2706人,安古乡3530人,太德乡3506人,榆村乡2233人,割麦乡3181人,徐家垛乡3363人,太古乡3956人。

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县辖2个镇、4个乡:昕水镇、曲峨镇、三多乡、太德乡、徐家垛乡、太古乡。县政府驻昕水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宁县常住总人口64501人,其中,昕水镇34666人,曲蛾镇8103人,三多乡7025人,太德乡3940人,徐家垛乡6929人,太古乡3838人。

2015年末,大宁县辖2个镇、4个乡(合计6个),5个居委会、84个村委会(合计89个)。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