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蒲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县境有蒲子山,“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北魏于今县城西北15千米古县村置平昌县,属北吐京郡。太和二十一年(497)于今…

县境有蒲子山,“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北魏于今县城西北15千米古县村置平昌县,属北吐京郡。太和二十一年(497)于今县城东南25千米黑龙关镇别置石城县,属五城郡。北周于石城县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废石城郡、县,改置蒲子县,属定阳郡,徙治今城关西8千米略东村。

隋开皇元年(581)平昌县废入蒲子县,徙治平昌县故治。大业二年(606)改蒲县,徙治今城关西南1千米,属龙泉郡。唐武德元年(618)徙治今城关。次年于县置昌州;又于今城关西别置昌原县,于今城关西南20千米别置常安县,俱属昌州。贞观元年(627)废昌州及昌原、常安2县,蒲县属隰州。

金兴定五年(1221)升蒲州。元复为蒲县,后废入隰川县。旋复置,属隰州。明属平阳府。清先后属吉州、隰州。民国初年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废入吕梁县。1961年复置。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地级临汾市

1996年,蒲县面积1510平方千米,人口约8万人。辖4个镇、11个乡:城关镇、克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公峪乡、太林乡、红道乡、化乐乡、西坪垣乡、山口乡、山中乡、乔家湾乡、古县乡、曹村乡、刁口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蒲县常住总人口98860人,其中,城关镇22889人,薛关镇7509人,黑龙关镇13225人,克城镇10900人,山中乡2886人,山口乡1006人,古县乡4389人,红道乡2342人,西坪垣乡1306人,刁口乡1019人,化乐乡6517人,曹村乡3550人,乔家湾乡7385人,太林乡9074人,公峪乡4863人。

2001年,撤销刁口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蒲城镇;撤销化乐乡,并入黑龙关镇;撤销公峪乡,并入克城镇;撤销山口乡,并入山中乡;撤销西坪垣乡,并入红道乡;撤销曹村乡,并入乔家湾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5个乡: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县政府驻蒲城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蒲县常住总人口107339人,其中,蒲城镇32240人,薛关镇5175人,黑龙关镇20121人,克城镇17148人,山中乡2808人,古县乡4814人,红道乡2616人,乔家湾乡13398人,太林乡9019人。

2015年末,蒲县辖4个镇、5个乡(合计9个),2个居委会、93个村委会(合计95个)。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