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石楼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县因县东南有石楼山得名。春秋为屈色。西汉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西晋时夏主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

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县因县东南有石楼山得名。春秋为屈色。西汉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西晋时夏主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岭西县,兼置吐京郡,县属之,故治在今城关西25千米团圆山下。太和二十一年(497)改吐京县。孝昌中年吐京郡寄治今孝义市境,北周仍归原治。

隋开皇初年废郡,县改属隰州。十八年(598)改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属龙泉郡。唐武德二年(619)于县置西德州,县属之;同时析石楼县地置临河县(故治在今城关西30千米田家岔村)、长寿县(故治在今城关东3千米故县村),俱属西德州。贞观元年(627)废西德州及临河、长寿2县,石楼县改属东和州。二年改属隰州。

明属平阳府。万历四十年(1612)属汾州府。民国初年属冀宁道,道废后直属省。1949年属汾阳专区。1951年属临汾专区。1958年并入吕梁县。1960年析出,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地级吕梁市

1996年,石楼县面积1743平方千米,人口9万人。辖4镇10乡:城关镇、罗村镇、义牒镇、小蒜镇、龙交乡、西卫乡、东石羊乡、和合乡、西山乡、前山乡、韦家湾乡、韩家山乡、曹家垣乡、裴沟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楼县常住总人口101858人,其中,城关镇24327人,罗村镇6329人,义牒镇5603人,小蒜镇5474人,龙交乡8789人,东石羊乡4546人,西卫乡8053人,和合乡5404人,西山乡3582人,前山乡5097人,韦家湾乡3835人,韩家山乡5747人,曹家垣乡6377人,裴沟乡8695人。

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5个乡:灵泉镇、罗村镇、义牒镇、小蒜镇、龙交乡、和合乡、前山乡、曹家垣乡、裴沟乡。县政府驻灵泉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石楼县常住总人口111815人,其中,灵泉镇41996人,罗村镇11656人,义牒镇6759人,小蒜镇9310人,龙交乡9703人,和合乡9793人,前山乡8446人,曹家垣乡6742人,裴沟乡7410人。

201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4620人。2015年末,石楼县辖4个镇、5个乡(合计9个),1个居委会、134个村委会(合计135个)。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