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奈曼即《元史》所谓乃蛮。据《钦定金史语解》:奈曼“蒙古语八数也”。清初设旗。
1996年,奈曼旗面积8159平方千米,人口约41万人,其中蒙古族占33%。辖5个镇、13个乡、13个苏木:大沁他拉镇、八仙筒镇、东明镇、青龙山镇、治安镇、太山木头苏木、巴嘎波日和苏木、白音他拉苏木、沙日浩来苏木、奈林苏木、固日班花苏木、明仁苏木、图勒恩塔拉苏木、黄花他拉苏木、章古台苏木、清河苏木、朝古台苏木、衙门营子苏木、新镇乡、土城子乡、义隆永乡、太和乡、平安地乡、白音昌乡、先锋乡、苇莲苏乡、昂乃乡、南湾子乡、桥河乡、浩特乡、得胜乡。旗政府驻大沁他拉镇。
1999年,奈曼旗辖5个镇、13个苏木和13个乡,529个嘎查(村)、12个居委会。2000年6月,土城子乡、义隆永乡、新镇乡、得胜乡、平安地乡和沙日浩来苏木撤乡(苏木)设镇。调整后,全旗辖11个镇、8个乡、12个苏木。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奈曼旗总人口421049人,其中:大沁他拉镇36258人,八仙筒镇28580人,青龙山镇15119人,东明镇21968人,治安镇14032人,义隆永镇11785人,新镇镇13480人,平安地镇9837人,得胜镇15616人,沙日浩来镇13287人,土城子镇14906人,先锋乡17757人,桥河乡15821人,太和乡9542人,南湾子乡11668人,白音昌乡15777人,浩特乡7219人,苇莲苏乡13558人,昂乃乡5625人,太山木头苏木10955人,黄花塔拉苏木10144人,朝古台苏木12792人,固日班花苏木9319人,章古台苏木13802人,白音他拉苏木14173人,图勒恩塔拉苏木3437人,衙门营子苏木13179人,奈林苏木7249人,明仁苏木12251人,清河苏木14334人,巴嘎波日和苏木3534人,六号农场4045人。
2000年12月,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奈曼旗将31个苏木乡镇合并为21个苏木乡镇(12个镇、2个乡、7个苏木):撤销先锋乡、昂乃乡、桥河乡,并入大沁他拉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大沁他拉城区,面积523.3平方千米,人口74504人,辖44个嘎查、8个居委会;撤销图勒恩塔拉苏木、衙门营子苏木,并入八仙筒镇,合并后,镇政府驻黎明村,面积736.5平方千米,人口45425人,辖54个嘎查、4个居委会;撤销浩特乡,并入东明镇,合并后,镇政府驻东明村,面积328.9平方千米,人口29933人,辖38个嘎查;撤销太和乡,并入义隆永镇,合并后,镇政府驻义隆永村,面积335.7平方千米,辖33个嘎查,人口21060人;撤销南湾子乡,并入青龙山镇;合并后,镇政府驻青龙山村,面积407.8平方千米,人口27264人,辖29个村;撤销朝古台苏木,并入新镇镇,合并后,新镇镇更名为新镇,镇政府驻新镇村,面积547.7平方千米,人口26674人,辖32个嘎查;撤销太山木头苏木,并入黄花塔拉苏木,合并后,镇政府驻伊拉麻图嘎查,面积417.2平方千米,人口20896人,辖45个嘎查;治安镇政府驻百家村,面积240.3平方千米,人口18634人,辖20个嘎查村;明仁苏木政府驻明仁村,面积256.5平方千米,人口12252人,辖16个嘎查;固日班花苏木政府驻巴彦塔拉嘎查,面积540.8平方千米,人口9353人,辖28个嘎查;白音他拉苏木政府驻白音他拉村,面积500平方千米,人口14565人,辖29个嘎查;奈林苏木政府驻上奈林村,面积309.4平方千米,人口7329人,辖14个嘎查;章古台苏木政府驻章古台嘎查,面积412.3平方千米,人口14209人,辖27个嘎查;巴嘎波日和苏木政府驻西包日呼吉尔嘎查,面积332.3平方千米,人口3538人,辖14个嘎查;沙日浩来苏木政府驻东沙日浩来嘎查,面积344.5平方千米,人口13840人,辖18个嘎查;土城子乡政府驻土城子村,面积262.1平方千米,人口15263人,辖13个行政村;得胜乡政府驻嘎查甸子村,面积196.8平方千米,人口15238人,辖13个嘎查;平安地乡政府驻平安地村,面积160.4平方千米,人口10085人,辖12个村;白音昌乡政府驻白音昌村,面积346.2平方千米,人口15994人,辖20个嘎查村;苇莲苏乡政府驻卧凤甸子村,面积414平方千米,人口13474人,辖13个行政村;清河苏木政府驻清河村,面积285.3平方米,人口14499人,辖17个嘎查村。
2000年,奈曼旗总人口428712人,其中汉族265841人,蒙古族154385人,其他少数民族8486人。
2001年9月,自治区民政厅批准同意白音塔拉苏木改设建制镇。至此,全旗下设大沁他拉、八仙筒、青龙山、东明、治安、土城子、沙日浩来、义隆永、新镇、平安地、得胜、黄花塔拉、白音塔拉13个镇;白音昌、苇莲苏2个乡;固日班花、章古台、巴嘎波日和、奈林、清河、明仁6个苏木。2001年末,奈曼旗总人口42.4万人,其中蒙古族15.06万人,占总人口的35.5%;汉族26.64万人,占总人口的62.8%。
2003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内党办发[2001]1号《关于调整撤并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的意见》精神,奈曼旗开展合并嘎查村工作。合并前,全旗21个苏木乡镇有529个嘎查村,其中500人以下嘎查村234个,占嘎查村总数44.2%;501~1000人嘎查村192个,占嘎查村总数36.3%;1001~1500人嘎查村77个,占嘎查村总数14.6%;1500口人以上嘎查村26个,占嘎查总数4.9%。同年3月10日至5月20日在章古台苏木开展合并嘎查村试点工作。6月10日,全旗开始合并嘎查村工作,撤并嘎查村174个,撤并比例为32%,嘎查村总数减少至355个。其中500人以下嘎查村有31个,501~1000人嘎查村有178个,1001~1500人嘎查村有92个,1500口人以上嘎查村有54个。
2006年6月,撤销巴嘎波日和苏木、章古台苏木、苇莲苏乡,将巴嘎波日和苏木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苇莲苏乡的6个村(西奈曼营子、东奈曼营子、光辉、新庙、兴安庄、苇莲苏)、章古台苏木的10个嘎查村(桥东、红星、嘎海花、朝阳古鲁、瑙棍塔拉、海拉苏、哈沙图、章古台、英特、富康)、黄花塔拉镇的4个嘎查村(道劳代、护桥、西毛盖图、东毛盖图)和义隆永镇2个村(舍力虎、西甸子)并入大沁他拉镇;撤销平安镇,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明仁苏木管辖区域内的孟家段水库、旗良种场并入八仙筒镇;撤销白音昌乡,将白音昌乡的3个村(前店、乔家杖子、西洼)和土城子镇的6个村(杏树园子、束龙沟、西铁匠沟、平顶山、奈曼杖子、化吉营子)并入青龙山镇;将白音昌乡的10个村(蟒石沟、石牌、山嘴、李家杖子、后斑鸿沟、簿等沟、东铁匠沟、北大营子、白音昌、烧锅地)并入新镇;撤销得胜镇、奈林苏木,将得胜镇原管辖的5个嘎查村(小白兴图、大包力皋、小包力皋、明嘎斯台、查干)和奈林苏木的2个嘎查(淖尔台、苏都)并入治安镇;将得胜镇的7个嘎查村(小吉尔仁达郎、大吉尔仁达郎、西哈日牙图、东哈日牙图、嘎查甸子、塔布郎、阿都勿素)和奈林苏木的7个嘎查村(上奈林、哈如拉旬子、双合兴、东奈林、孟和浩来、小太吉白、大太吉白)并入东明镇;撤销沙日浩来镇,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与土城子镇的7个村(土城子、七家子、后头沟、塘房、成山、高和、哈日干图)合并;义隆永镇除划入大沁他拉镇的2个村外其余建制不变;将章古台苏木的8个嘎查村(查干淖尔、窑努呼、永兴、乌龙台、干歹、伊和达沁、南图布日格、巴日嘎斯台)并入固日班花苏木;撤销白音他拉镇,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与苇莲苏乡的7个嘎查村(大林子、卧风甸子、五十家子、新安屯、西二十家子、东二十家子、东风)合并设立苇莲苏苏木;撤销清河苏木,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明仁苏木;撤销黄花塔拉镇,改设黄花塔拉苏木。
2006年,全旗总面积8137.6平方千米。总人口43.2万人,其中蒙古族15.6万人,占总人口的36.1%;非农业人口5.8万人,占总人口的13.4%。辖8个镇、4个苏木:大沁他拉镇、八仙筒镇、东明镇、治安镇、义隆永镇、新镇、土城子镇、青龙山镇、固日班花苏木、明仁苏木、黄花塔拉苏木、苇莲苏苏木。共有3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
2007年7月,土城子镇更名为沙日浩来镇,镇政府驻地迁至沙日浩来村;苇莲苏苏木更名为白音他拉苏木,苏木政府驻地白音他拉村。调整后,全旗辖8个镇、4个苏木、1个国有农场:大沁他拉镇、八仙筒镇、青龙山镇、新镇、治安镇、东明镇、沙日浩来镇、义隆永镇、固日班花苏木、白音他拉苏木、明仁苏木、黄花塔拉苏木;国有六号农场。旗政府驻大沁他拉镇。
2009年末,全旗总面积8137.6平方千米。总人口4411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280人,占29.76%;农业人口309864人,占70.24%。辖8个镇、4个苏木、1个国有农场(六号国有农场)、1个办事处(大沁他拉街道办事处),355个嘎查村、9个社区。
2012年,设立土城子乡、苇莲苏乡。调整后,全旗辖8个镇、4个苏木、2个乡:大沁他拉镇、八仙筒镇、青龙山镇、新镇、治安镇、东明镇、沙日浩来镇、义隆永镇、固日班花苏木、白音他拉苏木、明仁苏木、黄花塔拉苏木、土城子乡、苇莲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