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乌拉特中旗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乌拉特”系蒙古语译音,意为“能工巧匠”。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乌拉特中旗。1952年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合并,改称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70年以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的部分地区设…

“乌拉特”系蒙古语译音,意为“能工巧匠”。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乌拉特中旗。1952年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合并,改称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70年以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的部分地区设立潮格旗。1981年,将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更名为乌拉特中旗,潮格旗更名为乌拉特后旗。

1996年?,乌拉特中旗面积22744平方千米,人口13.7万人,其中蒙古族占20%。辖3镇9苏木8乡:海流图镇、乌加河镇、温更镇、桑根达来苏木、巴音苏木、乌兰苏木、川井苏木、巴音杭盖苏木、杭盖戈壁苏木、呼勒斯太苏木、新呼热苏木、巴音哈太苏木、石兰计乡、宏丰乡、乌梁素太乡、德岭山乡、楚鲁图乡、石哈河乡、郜北乡、双盛美乡。旗政府驻海流图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乌拉特中旗总人口133309人,其中(4个镇、7个乡、9个苏木):海流图镇33584人,乌加河镇13447人,德岭山镇14677人,温更镇4945人,石兰计乡5770人,宏丰乡9262人,乌梁素太乡9276人,楚鲁图乡4145人,石哈河乡6402人,双盛美乡4814人,郜北乡5717人,桑根达来苏木1304人,巴音苏木1678人,乌兰苏木2892人,巴音杭盖苏木2474人,川井苏木1996人,杭盖戈壁苏木1487人,呼勒斯太苏木2751人,巴音哈太苏木2860人,新忽热苏木1802人,巴盟牧羊海牧场1409人,巴盟同和太种畜场617人。

2000年,全旗总面积22744平方千米。总人口138850人,其中蒙古族25426人,占18.31%,汉族112426人,占80.97%,其他少数民族998人。辖4个镇、7个乡、9个苏木。

2001年,全旗辖5个镇、3个乡、8个苏木:德岭山镇、石哈河镇、海流图镇、乌加河镇、温更镇、桑根达来苏木、巴音苏木、乌兰苏木、巴音杭盖苏木、川井苏木、呼鲁斯太苏木、巴音哈太苏木、新忽热苏木、石兰计乡、宏丰乡、乌梁素太乡;牧羊海牧场、同和太种畜场、巴盟乌北林场。

2006年,全旗总面积23096平方千米。总人口4578户139475人,其中城镇人口36167人,乡村人口103308人;农业人口101669人,非农业人口37806人;蒙古族26141人,占18.8%;汉族112306人,占80.5%;回族742人,其他少数民族286人。辖4个镇、4个苏木、1个牧场,84个村委会。

2009年,全旗总面积23096平方千米。总人口51354户143667人,其中农业人口104493人,非农业人口39174人;城镇人口37374人、乡村人口106293人;蒙古族27326人,占总人口19.02%,汉族115249人,占总人口80.2%,其他少数民族1092人。辖4个镇、4个苏木、1个种畜场,13个居委会、84个村委会,278个村民小组。

2010年,撤销川井苏木,设立川井镇。调整后,全旗辖5个镇、3个苏木:海流图镇、乌加河镇、德岭山镇、石哈河镇、川井镇、呼鲁斯太苏木、巴音乌兰苏木、新忽热苏木。

2012年,撤销川井镇,设立甘其毛都镇、川井苏木;恢复温更镇。调整后,全旗辖6个镇、4个苏木:海流图镇、乌加河镇、德岭山镇、石哈河镇、甘其毛都镇、温更镇、呼鲁斯太苏木、川井苏木、巴音乌兰苏木、新忽热苏木。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