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汪清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汪清”源于满语(女真语)本音“旺钦”,意思为“堡垒”。后又改叫大肚子川,大肚子川名称的由来因这里的小平原中间宽而得名。设县之后,由于前清时音义附会,将“钦”改作“清”,又因当时奉…

“汪清”源于满语(女真语)本音“旺钦”,意思为“堡垒”。后又改叫大肚子川,大肚子川名称的由来因这里的小平原中间宽而得名。设县之后,由于前清时音义附会,将“钦”改作“清”,又因当时奉天兴京(辽宁新宾)之东有一旺清边门,音义同此,再更“旺”为“汪”。故得今名。

清宣统元年(1909)置汪清县,属延吉府,1914年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2月,归延吉交涉署管辖。1945年成立县民主政府,属延边地区。1952年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86年,汪清县辖汪清镇、东光乡、新兴乡、十里坪乡、复兴镇、大兴沟镇、蛤蟆塘乡、天桥岭镇、春阳镇、东新乡、鸡冠乡、罗子沟镇、西崴子乡、东振乡、仲安乡、百草沟镇、仲坪乡、双河乡共7镇、11乡,221个村委会。

1992年,东光乡改为镇建制。1996年,汪清县面积9016.8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辖8个镇、10个乡:汪清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罗子沟镇、春阳镇、复兴镇、百草沟镇、东光镇、十里坪乡、东振乡、双河乡、蛤蟆塘乡、鸡冠乡、新兴乡、仲安乡、西崴子乡、东新乡、仲坪乡。县政府驻汪清镇。

1998年,撤销双河乡,并入大兴沟镇;撤销东振乡、西崴子乡,并入汪清镇;撤销仲安乡、仲坪乡,并入百草沟镇。?年,撤销东新乡并入天桥岭镇。至此,汪清县辖8个镇、4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55882人,其中:汪清镇97328人、大兴沟镇28826人、天桥岭镇34588人、罗子沟镇23395人、百草沟镇15667人、春阳镇15754人、复兴镇8099人、东光镇6449人、十里坪乡2549人、新兴乡5271人、蛤蚂塘乡9572人、鸡冠乡8384人。

2001年,撤销新兴乡并入东光镇。

2002年,汪清县总人口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万人,朝鲜族占总人口的29.9%。辖8个镇、3个乡。境内还有天桥岭、汪清、大兴沟3个省属林业局。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4号文件,同意撤销十里坪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东光镇。2003年末,汪清县面积8918.13平方千米,总户数为87 635户,总人口为256 36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20 033人,占总人口的46.8%。辖8个镇、2个乡:汪清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罗子沟镇、春阳镇、复兴镇、百草沟镇、东光镇、蛤蟆塘乡、鸡冠乡,以及2个街道办事处(非正式),共有200个行政村。(统计数据来源:《吉林省年鉴2003》)。

2005年,撤蛤蟆塘乡,并入大兴沟镇。2006年,汪清县辖汪清镇、东光镇、复兴镇、百草沟镇、大兴沟镇、鸡冠乡、天桥岭镇、春阳镇、罗子沟镇8镇1乡,200个行政村。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