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滴道区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滴道区,以境内滴道河得名。清末,始有垦民到滴道沟垦荒,隶属密山府管辖。中华民国时期,1928年有小批垦荒者迁入,在今兰岭、大同等村先后形成屯落,隶属密山县第六保管辖。东北沦陷后,1…

滴道区,以境内滴道河得名。清末,始有垦民到滴道沟垦荒,隶属密山府管辖。中华民国时期,1928年有小批垦荒者迁入,在今兰岭、大同等村先后形成屯落,隶属密山县第六保管辖。东北沦陷后,1936年林密铁路建成通车,滴道沟一带人口迅速增加,商业手工业兴起,1938年后改设滴道村。1941年9月,划归鸡宁县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设置滴道区,1950年7月改称第三区,改隶鸡西县管辖。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滴道镇。1957年3月,撤销滴道镇,正式设置鸡西市滴道区。

1992年末,滴道区位于鸡西市境西北部,东与城子河区相连,南与鸡冠区恒山区和麻山区接壤,西北与林口县分界,北与鸡东县毗邻。全区总人口1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万人;满、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辖东兴、大通沟、矿里、洗煤4个街道和两个乡。区政府驻地中心街,距市中心鸡冠区15千米。(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1996年,滴道区辖4个街道、2个乡:洗煤街道、东兴街道、矿里街道、大通沟煤矿街道、滴道河乡、兰岭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滴道区总人口121216人,其中:东兴街道23494人、矿里街道53054人、洗煤街道6305人、大同沟街道5757人、滴道河乡18261人、兰岭乡14345人。

2001年,滴道区辖东兴、矿里、洗煤、大通沟4个街道和兰岭、滴道河2个乡,有19个行政村,116个自然屯,85个居委会。辖区内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占27.7%,城镇人口8.9万人,占72.3%。人口密度200.3人/平方千米。

2003年末,滴道区总人口110690人,辖4个街道、2个乡,19个社区、19个行政村。

2005年,全区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8.9万人。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