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嫩江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嫩江县,以嫩江得名。嫩江,古称“难水”、“那河”、“脑温江”。清初称“诺尼木伦”(蒙古语,“诺尼”为“碧绿”之意,“木伦”为“江”),清代中期称“嫩江”。嫩江一带,两汉及南北朝属北…

嫩江县,以嫩江得名。嫩江,古称“难水”、“那河”、“脑温江”。清初称“诺尼木伦”(蒙古语,“诺尼”为“碧绿”之意,“木伦”为“江”),清代中期称“嫩江”。嫩江一带,两汉及南北朝属北夫余,隋唐为室韦地,辽属东京道,金属上京蒲峪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尔干都司,清为黑龙江将军辖地。

清初,为“达斡尔、索伦、鄂伦春戈猎之地”。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廷以墨尔根地方紧要,决定筑城设兵驻守。同年,于此地设北路驿站第六站,称“墨尔根站”。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由黑龙江(瑷珲)城移驻墨尔根城。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自黑龙江城移来副都统一员,与将军同驻墨尔根城。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副都统移驻齐齐哈尔城。翌年,黑龙江将军衙门亦移驻齐齐哈尔城,墨尔根城留城守尉驻守。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墨尔根城复又设置副都统衙门,隶属黑龙江将军管辖。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裁将军改设行省,隶属黑龙江行省管辖。1908年8月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照准,裁撤墨尔根副都统,同时设置嫩江府,驻墨尔根城。1909年8月2日(清宣统元年六月十七日),委任周玉柄为知府,同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十)知府在省城启用关防,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二日)到墨尔根城接收原副都统衙门“改编知府”。嫩江府隶属黑龙江行省。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1月23日,黑龙江省都督府令,将嫩江府改为嫩江县,县署驻墨尔根城。隶属黑龙江省。1914年6月,改隶龙江道。1929年2月,复由省直辖。

东北沦陷后,隶属黑龙江省。1934年,将嫩江以西的行政区域划归巴彦旗。同年12月,改隶龙江省管辖。1939年6月,改隶新设之北安省。1943年10月,划归黑河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嫩江省管辖。1947年2月至9月,曾隶于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第二专区。1949年5月,黑龙江、嫩江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1954年8月,划归新设之嫩江专区。1959年,将爱辉县的霍龙门乡划归嫩江县管辖。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专区一度撤销时,曾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1970年4月1日,改由黑河地区管辖。

1992年末,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嫩江上游东岸,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度地带。北抵呼玛县,东与黑河市、孙吴县及德都县接壤,南与讷河市毗连,西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以江为界。全县总面积15107平方千米。总人口4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1万人,占36.2%;满、回、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少数民族人口占2.6%。辖19个乡镇。县政府驻地嫩江镇。(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1996年,嫩江县辖5个镇、14个乡:嫩江镇、双山镇、伊拉哈镇、海江镇、多宝山镇、前进乡、长福乡、白云乡、科洛乡、麦海乡、塔溪乡、座虎滩乡、霍龙门乡、门鲁河乡、卧都河乡、联兴乡、墨尔根乡、临江乡、新胜乡。

1999年9月8日,经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前进撤乡建镇。调整后,嫩江县辖6个镇、13个乡:嫩江镇、双山镇、伊拉哈镇、海江镇、多宝山镇、前进镇、长福乡、白云乡、科洛乡、麦海乡、塔溪乡、座虎滩乡、霍龙门乡、门鲁河乡、卧都河乡、联兴乡、墨尔根乡、临江乡、新胜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嫩江县总人口500201人,其中:嫩江镇98128人,伊拉哈镇31236人,海江镇24366人,双山镇37337人,多宝山镇17709人,前进镇21151人,新胜乡14526人,长福乡19358人,临江乡19511人,联兴乡10972人,科洛乡14395人,塔溪乡8580人,霍龙门乡6521人,墨尔根乡7574人,白云乡10410人,麦海乡4823人,门鲁河乡7650人,卧都河乡4115人,座虎滩乡6339人,种畜场3461人,荣军农场9568人,七星泡农场16370人,嫩江农场13708人,山河农场15138人,嫩北农场13428人,建边农场10614人,大西江农场9319人,尖山农场13576人,跃进农场8696人,鹤山农场10675人,红五月农场9874人,马铃薯原种繁殖场1073人。

2001年,嫩江县辖6个镇、7个乡:前进镇、海江镇、伊拉哈镇、双山镇、多宝山镇、嫩江镇、长福乡、科洛乡、临江乡、塔溪乡、白云乡、联兴乡、霍龙门乡。

2002年7月26日,完成嫩江县长福乡、科洛乡撤乡建镇工作。2002年末,全县总面积1.51万平方千米,人口499932人(根据《黑河年鉴2003》)。辖8个镇、5个乡:前进镇、海江镇、伊拉哈镇、双山镇、多宝山镇、嫩江镇、长福镇、科洛镇、临江乡、塔溪乡、白云乡、联兴乡、霍龙门乡。境内还有1个种畜场、11个国营农场、11个国有林场和部分驻军农场。

2005年,嫩江县辖8个镇、5个乡:嫩江镇、伊拉哈镇、双山镇、多宝山镇、海江镇、前进镇、长福镇、科洛镇、临江乡、联兴乡、白云乡、塔溪乡、霍龙门乡。境内有:种畜场、马铃薯原种繁殖场、九三分局、鹤山农场、跃进农场、大西江农场、尖山农场、荣军农场、红五月农场、七星泡农场、嫩江农场、山河农场、嫩北农场、建边农场。

2006年4月5日,《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对黑河市撤销嫩江县种畜场设立长江乡请示的批复》(黑民办函[2006]24号):同意嫩江县种畜场设立长江乡,将联兴乡的英山、金石村划归长江乡管辖。长江乡辖长江、福山、沿江、永福、清江、英山、金石7个村。乡人民政府驻长江村。

嫩江旧称墨尔根,其由来,一说为:墨尔根(又作水里吉)是蒙语(还有说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善射”即“善于打猎的人”或称“精能”“有智慧的人”。表示这里居住的人是以“打牲”为生。二说为:墨尔根是来源于嫩江上游的墨尔根河;三说为:康熙年间在此地挖井,偶得一块石头,其表面上标有莫来垦,后相传音讹墨尔根。嫩江一名是因水得名。据史料记载,嫩江是南北朝时的。难水,亦称难河,即那河为难河,今嫩江边。元代为孛苦江,清代称诺尼水。“诺尼”、“嫩”皆为满语“碧绿”的意思。嫩江发源于小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上游流行于深山峡谷之间,河水清彻碧透。
此地汉时属挹娄国的属地;普属扶余地;北魏归属勿吉黑水都;唐代属黑水部都督府管辖,后入渤海国领域;金为蒲与路地;元属开元路;明初归扶余卫管辖;清康熙年间设置墨尔根城。二十九年(1690年)黑龙江将军由瑷珲移驻于此、三十二年(1693年〕黑龙江副都统亦由瑷珲移驻此地。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及副都统均移驻齐齐哈尔。此后,再次放墨尔根置别都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墨尔根副都统新设府治,改名为嫩江府,以汉人为知府,同时将墨尔根副部统管辖区域的一切事务均归嫩江府接管,民国二年(1913年)在满洲行政区域改革之际,嫩江府改为县,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府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辖。嫩江县直隶黑龙江省,为三等县。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嫩江县划归龙江省管辖。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增设东安、北安两省,嫩江划归北安省管辖。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在设置东满总省(包括牡丹江、东安、间岛三省)和兴安总省(包括兴安东、西、南、北四省)之际,又将嫩江县划属黑河省。东北光复后,此县划底黑龙江省。

【以下摘自《嫩江县志》,资料截至时间待核实】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北接大、小兴安岭结合部,东依小兴安岭,西傍嫩江,南连松嫩平原。地跨东经124°44′30″~126°49′30″、北纬48°42′35″~51°00′05″。县域四邻:东与本省黑河地区的黑河市、孙吴县、德都县接壤,南与本省齐齐哈尔市辖的讷河县毗连,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为邻,北与本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交界。
演变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墨尔根副都统辖区:北起伊勒呼里山脊,南至讷谟尔河,西起大兴安岭脊接诺敏河,东至小兴安岭脊。同治三年(1864年),嫩江右岸甘河至诺敏河间的中、南段地域划属布特哈总管。光绪八年(1882年),筑兴安城置副都统衔总管,将塔溪以东的南北40千米、东西15千米地域划归其管辖,至二十年(1894年)裁撤时归回。宣统元年(1909年),对面泉以南及今临江乡西部地域划归讷河厅。
民国2年(1913年),黑龙江省裁州府而立县制,原属嫩江府的龙门另设龙门县。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伪满行政区划变动,将县内嫩江以西地域划归巴彦旗,今多宝山镇及以北地域划归瑗珲县。
1946年,临江西部桦木台以北地域划回嫩江县。1947年,今霍龙门乡地域划归瑷珲县。1955年,临江乡西部多金屯以南地域划回嫩江县,形成现区划。1959年,霍龙门至十二站地域划回嫩江县。1977年,嘎拉山以北地域划归呼玛县。是年,调整嫩江与讷河县界,调进调出相抵,净调出286平方千米土地。1982年,调整嫩江与爱辉县界,调进调出相抵,净调进20平方千米土地。嫩江与德都县界尚未划定,暂按七星泡农场东界实施管辖。
面积
清代初年,始设墨尔根副都统时,其辖境南北极端长度为385千米,东西极端宽度为424千米,总面积71225平方千米。此后,辖境多次变迁,总面积大为减少。至1985年,县域南北极端长274千米,东西极端宽151千米,总面积15107.2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635,占全省面积1/30,在省内69个县(含县级市)中位居第三。

嫩江县城――嫩江镇,旧名墨尔根城。位于县境西南部、嫩江左岸,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隔江相望。规划总面积16平方千米,现有面积13.6平方千米,聚落呈不规则正方形。常住人口75799人。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木里吉卫。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置北路驿道六站称墨尔根站,二十五年(1686年)筑成墨尔根城。二十九~三十八年(1690~1699年)为黑龙江将军驻地,三十三~三十七年(1694~1698年)、四十九年~光绪三十四年(1710~1908年)为墨尔根副都统驻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为嫩江府治。民国2年(1913年)起为嫩江县治。民国18年(1929年)设镇。1971年11月~1972年10月,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驻此。为松花江以北六大历史名城之一。
伊拉哈镇位于嫩江县南部,南临讷河县。地处嫩江中游强起伏台地区。元代辟北路驿道时在本镇展望村置失怜站;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置亦力克卫;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置北路驿道七站称伊拉喀;宣统元年(1909年)置区,1956年置乡,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1985年转为建制镇。伊拉哈,系达斡尔语“菱角”之意。镇府驻兴隆村(即富嫩铁路伊拉哈站),北距县城39千米。辖27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黑龙江省鹤山、跃进、尖山、荣军4农场设此,另有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2处。行政区划总面积1393.2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14.7平方千米。镇辖总户数7385户,总人口34376人。
海江镇位于嫩江县中部偏西。地处嫩江上游强起伏台地区。1946年置区,1956年置乡,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1985年转为建制镇。为纪念土地改革时期在当地牺牲的张海江烈士,故名。镇府驻中心村(旧名华丰),位于县城东北18千米处。辖31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林业部东北航空护林局驻此,县良种场、鱼种场设此,有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4处。行政区划总面积334.5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06.9平方千米。镇辖总户数5646户,总人口25908人。
双山镇位于嫩江县南部。地处嫩江中游强起伏台地区。1984年由伊拉哈乡析出,置建制镇。治所西南有两座小山,故名。镇府驻双山村(即富嫩铁路双山站),位于县城南33千米处。辖10个行政村、10个自然屯。黑龙江省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设此,另有10个外驻办事处。行政区划总面积85.6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46.8平方千米。镇辖总户数1150户,总人口5449人。 多宝山镇位于嫩江县北部,东靠黑河市,西隔嫩江与鄂伦春自治旗为邻。地处嫩江上游左岸低山丘陵区。1970年,由上海市插队干部和知识青年组建星火“五.七”农场,1975年转为星火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1985年转为建制镇。因境内多宝山矿藏丰富,远近闻名,以命镇名。镇府驻黑宝山煤矿自备电厂南侧,位于县城北110千米处。辖14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黑宝山煤矿、建边农场驻此,县营关诺河林场设此。行政区划总面积1577.7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65.6平方千米。镇辖总户数883户,总人口3702人。
前进乡位于嫩江县西南部。地处嫩江中游强起伏台地区。清康熙年间在此置官庄,1946年置区,1956年置乡,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乡府驻前进村(旧名前官地),位于县城南9千米处。辖28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行政区划总面积243.2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175.4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5063户,总人口22453人。
长福乡位于嫩江县西南部。地处嫩江中游强起伏台地区。清康熙年间在此置官庄,1948年置区,1956年置乡,1961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为纪念解放初期在剿匪中牺牲的王长福烈士,故名。乡府驻长庆村(旧名陈屯),位于县城东偏南9千米处。辖20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县属高峰、头道岭2林场设此,黑龙江省马铃薯原种繁殖场及2个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驻此。行政区划总面积365.2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06.1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4371户,总人口19425人。
临江乡位于嫩江县西南端,南靠讷河县,西北隔嫩江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邻。地处嫩江中游强起伏台地区。清康熙年间沿嫩江左岸设有村屯,1956年置乡,1960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因西、北临嫩江,故名。乡府驻后马鞍山村,位于县城西20千米处。辖18个行政村1个民族村、25个自然屯。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和1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驻此。行政区划总面积458.0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40.4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3891户,总人口18365人。
联兴乡于嫩江县中部偏西,西隔嫩江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邻。地处嫩江上游强起伏台地区。清同治(1864年)时沿嫩江左岸始置村屯,1956年置乡,1962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乡府驻联兴村(旧名库漠屯),位于县城北30千米处。辖17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黑龙江省嫩北农场及6个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驻此。行政区划总面积781.5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111.4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2697户,总人口11709人。
墨尔根乡位于县城郊区。1971年析置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乡府驻嫩江镇新建街。辖15个行政村2个民族村、23个自然屯。行政区划总面积69.3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60.6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2630户,总人口11358人。
科洛乡位于嫩江县中部、科洛河中游地区,南临讷河、德都2县。地处科洛火山群丘陵状台地区。元代辟北路驿道时在此置和伦站;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北路驿道置五站称科洛尔站;宣统元年(1909年)起置区、乡,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因科洛河得名。乡府驻科洛村,位于县城东偏北41千米处。辖13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县属科洛、四十里河2林场设此,黑龙江省山河、嫩江、七星泡3农场和16个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驻此。行政区划总面积2032.2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32.3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2411户,总人口10510人。
塔溪乡位于嫩江县东部,东、北靠黑河市。东依小兴安岭,西临科洛火山群,属丘陵状台地区。元代辟北路驿道时在此置海里站;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北路驿道置四站喀尔喀图站;宣统元年(1909年)起置区、乡,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相传治所东南山上有石塔,下有小溪,故名。乡府驻塔溪村,位于县城东偏北82千米处。辖20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县属新民林场和11个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设此。行政区划总面积1760.3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355.3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1677户,总人口7147人。
霍龙门乡位于嫩江县中部偏北,东靠黑河市。地处嫩江上游左岸低山丘陵区。1938年修建嫩江至黑河铁路时置霍龙门站,1946年起置区、乡,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建制乡。1947年~1959年曾属爱辉县。霍龙门,系达斡尔语“馋嘴巴”之意。乡府驻南街村,位于县城北偏东81千米处。辖15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县属霍龙门林场设此。行政区划总面积1155.7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43.1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1104户,总人口4707人。
新胜乡位于嫩江县中部、科洛河左岸。地处嫩江上游强起伏台地区。1984年由海江乡析出单置建制乡。乡府初驻新胜村,后迁金星村西侧,位于县城北偏东23千米处。辖15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哈尔滨铁路局农副业生产基地驻此。行政区划总面积211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157.6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3090户,总人口13585人。
白云乡位于嫩江县东南部、科洛河上游右岸,南临德都县。地处五大连池、科洛火山群丘陵状台地区。1971年置垦区,1973年转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因属白云岱地区,故名。乡府驻白云岱林场东侧,位于县城东75千米处。辖26个行政村,38个自然屯。县属白云岱林场和2个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设此。行政区划总面积458.3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151.5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1591户,总人口8862人。
麦海乡位于嫩江县东部,科洛河上游右岸,南靠德都县,东接孙吴县,北临黑河市。地处五大连池、科洛火山群丘陵状台起区。1971年置垦区,1973年转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乡府驻青良村北侧,位于县城东93千米处。辖14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行政区划总面积776.2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135.9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821户,总人口3772人。
座虎滩乡位于嫩江县中部、门鲁河中游地区,东靠黑河市。门鲁河以南属科洛火山群丘陵状台地区,门鲁河以北属嫩江上游左岸低山丘陵区。1974年开荒置垦区,1979年转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因属座虎滩地区,故名。乡府驻泥鳅村,位于县城北偏东63千米处。辖9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驻有2个农副业生产基地。行政区划总面积635.6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161.8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812户,总人口3486人。
门鲁河乡位于嫩江县中部、门鲁河下游右岸,西隔嫩江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为邻。地处嫩江上游左岸低山丘陵区。1974年开荒置垦区,1979年转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因临门鲁河,故名。乡府驻金石村,位于县城北52千米处。辖16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县属门鲁河种畜场、四站林场和3个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设此。行政区划总面积1062.5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100.7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937户,总人口4835人。
卧都河乡位于嫩江县最北端、卧都河下游地区,东靠黑河市,北接呼玛县,西隔嫩江与鄂伦春自治旗为邻。地处嫩江上游左岸低山丘陵区。1974年开荒置垦区,1979年转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乡。因处卧都河流域,故名。乡府驻卧都河林场南侧,位于县城北160千米处。辖10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县属卧都河、中央站、嘎拉山3林场设此。行政区划总面积1693.6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306.9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470户,总人口2114人。 1999年,嫩江县各乡镇概括如下:(根据《黑河年鉴2000》)
前进镇 9月8日,经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前进撤乡建镇。前进镇位于嫩江县城南9千米处,南临鹤山农场,东与长福乡接壤,西与大西江农场相邻,111国道横穿腹地,总面积为243.2平方千米(其中自辖面积为175.4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24722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3834人,占96.41%。
海江镇位于嫩江县西南部,西与墨尔根乡、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为邻,南、东、北依次与长福乡、科洛乡、新胜乡、联兴乡接壤。行政区划总面积335.41平方千米(其中自营土地面积207.54平方千米)。全镇辖12个行政村,44个自然屯,人口27400人。
伊拉哈镇位于嫩江县南部,距县城46千米,行政区划面积1393.2平方千米,自营面积214.7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33759人。
多宝山镇位于嫩江县北部山区的中心地带,嫩呼公路130千米处,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总人口9870人,辖14个行政村。
嫩江镇位于嫩江县城,辖有8个街道办事处、51个居民委,镇内人口76000人。
双山镇位于嫩江县城南38千米处,行政区划面积86.4平方千米,自营面积47.7平方千米,总人口9185人(其中农业人口5417人)。
长福乡位于嫩江县西南部,距嫩江县城东南5千米处,辖17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境内有县属高峰、头道岭两林场,黑龙江省马铃薯原种繁殖场及2个外驻军队农副业基地。行政区划面积365.2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06.1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5292户,总人口19190人。其中,农业总户数5061户,农业总人口19048人。
墨尔根乡位于嫩江县城郊。行政区划面积69.3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60.6平方千米。全乡现辖14个行政村(两个民族村)、19个自然屯,总人口1.5万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乡镇。始建于1985年的巨祥村,位于嫩漠公路西侧,距县城5千米处,人口668人。
科洛乡位于县域中部,科洛河中游地区,距县城东偏北45千米处。乡域面积2032平方千米,自营面积232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人口13596人。境内驻有省属山河、嫩江、七星泡3个国营农场,县属四十里河、科洛林场,14个部队农场和二个外驻农副业生产基地。
临江乡位于嫩江县西部,距县城20千米,总面积458平方千米。全乡辖19个村,25个自然屯。全乡总户数5104户,总人口20204人。
霍龙门乡位于县域中部偏北,属嫩江上游左岸低山丘陵区,总面积1155.7平方千米,人口为5704人,辖行政村15个、自然屯16个。
白云乡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科洛河北岸,距嫩江县城东南90千米。东与麦海乡,西与59196部队一场、南空部队一场毗邻,南与五大连池市的朝阳乡隔河相望,北与塔溪乡接壤。方圆458.3平方千米,自营面积151.5平方千米。辖26个行政村,38个自然屯。全乡总户数2157户,总人口9177人,农业人口8856人,
卧都河乡位于县域最北端,嫩漠公路190千米处。行政区域总面积1800平方千米。全乡辖5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农业人口1786人。
联兴乡位于嫩江县城北31.6千米处。西隔嫩江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哈达阳镇哈布奇村隔江相望,南以科洛河、北以门鲁河为界,东以嫩黑铁路为界与嫩北农场接壤,素有“一江二河七十二泡”之称。行政区划面积781.5平方千米,自营面积111.4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人口11751人。
新胜乡位于嫩江县城东北嫩漠公路31千米处。南与海江镇接壤,东与山河农场毗邻,西、北与联兴乡、嫩北农场隔科洛河相望。行政区划总面积211平方千米,自营面积157.6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总人口15049人。
麦海乡地处嫩江县东南部,科洛河上游北岸,南靠五大连池市,东接孙吴县,北临黑河市爱辉区,西与白云乡、塔溪乡毗邻。全乡总面积776.2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总人口4165人。
座虎滩乡位于嫩江县城东北75千米处,境内有部队农场2个,辖9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总人口5896人,总面积583.3平方千米。
门鲁河乡位于嫩江县中部、嫩漠公路78千米处,属低山丘陵区。全乡行政区划总面积1062.5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300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总人口7498人。
塔溪乡东抵小兴安岭北麓,史称“四站”。塔溪乡境内驻有6个部队农场,1个山河农场三分场和1个国营林场。全乡辖19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有农户1792户。全乡总人口11000人,其中常住人口8726人。行政区划总面积1760.3平方千米,自营面积355.3平方千米。
嫩江县种畜场位于嫩江县北部,嫩江干流上游左岸,门鲁河入嫩江河口北岸交汇处的三角平原冲积地带,被嫩江、门鲁河环抱。东邻81134部队农场,南与59196部队三场、第二炮兵农场接壤,北至咕咕河,西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隔江相望。辖区总面积45万亩。全场人口3171人,有耕地2100垧,下属5个分场。

2002年末,全县辖8镇5乡、1个种畜场、11个国营农场、11个国有林场和部分驻军农场。总面积1.51万平方千米,人口499932人。部分乡镇概括如下:(根据《黑河年鉴2003》)
塔溪乡地处小兴安岭北麓山下,史称“四站”。境内有5个部队农场、山河三分场和一个国营林场。全乡辖9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行政区划总面积1760.3平方千米。全乡人口1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8485人,农业人口8196人。
多宝山镇位于嫩江县北部,嫩漠公路128千米处,东经125°41′~125°57′,北纬49°52′~50°25′,总面积3800平方千米,总人口16000人,辖6个行政村24个自然屯,辖区内有4个国有林场,2个市属煤矿151煤矿、153煤矿,一个市属铜矿多宝山铜矿。
长福镇位于嫩江县东南4千米处,辖12个村,20个自然屯,境内有县属高峰林场、头道岭林场、县民兵水库、县柞蚕场、省马铃薯原种繁殖场及2个外驻军队农副业基地。行政区划面积365.2平方千米,其中自营面积206.1平方千米,乡辖总户数5568户,总人口20852人,其中农业总户数4401户。2002年7月27日,经上级批准,长福撤乡建镇。
前进镇位于嫩江县西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嫩江县9千米。南临鹤山农场,东与长福镇交界,西南与大西江农场和临江乡接壤,北与嫩江镇毗连,西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隔江相望;111国道横穿腹地。全镇南北极端长20千米,东西极端宽为18千米,行政区划总面积为243.2平方千米,其中自辖面积为175.4平方千米。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2.3万人,是嫩江县的卫星城,全县四大平原乡镇之一。镇域范围内有达斡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缺嫩江镇、伊拉哈镇、科洛镇等乡镇资料)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