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吴中区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秦初,吴县地域广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秦之后,吴县的地域、辖属屡有变化。至东汉末年,…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秦初,吴县地域广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秦之后,吴县的地域、辖属屡有变化。至东汉末年,吴地属孙权割据地。晋武帝灭孙皓,分天下为十九州,吴属扬州。晋太康四年(283)县境北部析置海虞县(今常熟市)。宋、齐、梁、陈四代吴县均为吴郡。梁代侯景之乱时,吴郡一度还曾被称为吴州,后吴州、吴郡、吴县治所同驻一城。

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十一年(591)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部地置长洲县,两县分境合城而治。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县合城而治。后又划吴县东山、西山建太湖、靖湖两厅。至1912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1928年,划吴县城区设苏州市,1930年撤销市建置,辖区复归吴县。

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市、县分设,析城区和郊区置苏州市,周围乡村为吴县,东山、西山及太湖湖区划建太湖行政办事处。1953年5月,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改建震泽县。1959年撤销震泽县,复并入吴县,隶属苏州专员公署(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解放后的吴县,没有另建县城,全县的党政机关驻于苏州市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4年开始,吴县在离苏州市中心约3千米的城南开辟总面积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区。1989年8月,吴县机关迁入新城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吴县市总人口1128429人,其中:长桥镇24920人、车坊镇46709人、郭巷镇32331人、角直镇63068人、越溪镇19370人、望亭镇39692人、通安镇41723人、东桥镇26379人、黄埭镇45693人、黄桥镇27393人、东渚镇33541人、镇湖镇20202人、陆慕镇48758人、蠡口镇44001人、西山镇42196人、渭塘镇34042人、北桥镇37557人、太平镇28918人、湘城镇29267人、阳澄湖镇21007人、木渎镇71438人、藏书镇28673人、光福镇38999人、胥口镇22110人、太湖镇9577人、横泾镇36764人、浦庄镇21752人、渡村镇25252人、东山镇52492人、月浜虚拟街道25656人、苏苑虚拟街道24997人、龙西虚拟街道24600人、吴县市经济开发区25185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11266人、江苏省太湖采石公司2901人。

2007年,将胥口镇的善人桥居委会及藏东等4个行政村划归木渎镇管辖,并将临湖镇的马舍村划归胥口镇管辖;将光福镇的舟山村划归香山街道管理。2007年6月28日,西山镇正式更名为金庭镇。2008年,将胥口镇的香山村划归香山街道管理。

2013年,撤销苏苑街道、龙西街道,并入长桥街道(苏府复[2013]35号)。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