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大堰镇

中国故事库

【概况】[Dàyàn]奉化市辖镇。位于市境西南部。东、北为尚田镇,南为宁海县,西为新昌县,西北界溪口镇。面积129.19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2010年末)。辖1个居民区、40…

【概况】[Dàyàn]奉化市辖镇。位于市境西南部。东、北为尚田镇,南为宁海县,西为新昌县,西北界溪口镇。面积129.19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2010年末)。辖1个居民区、4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堰村大登路8号,距市区28千米。

属全山区镇,除县溪及其支流柏溪、万竹溪两岸有小面积平原外,其余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冈。与尚田镇交界的烂漫地山,主峰高711米。大公岙村与宁海分界处的第一尖海拔945米,为奉化第一峰,奉化江就发源于此。县溪北向入横山水库。尚董公路穿越全境,有支线通万竹、徐马站、柏坑,在畈坑有接通宁海县大蔡支线。明时南京工部尚书王钫的故居现存狮子阊门为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以驻地命名。自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至清末属连山乡。解放前一度属里连山乡。解放后为方门区柏坑、大堰、万竹、箭岭4乡。1956年为大堰乡、万竹乡。1961年为大堰、万竹2个公社,分43个大队,240个生产队。1983年为大堰、万竹2个乡。1987年大堰撤乡建镇。1992年5月,万竹乡并入大堰镇。

2001年,撤销董李乡,并入大堰镇,辖63个村、1个居委会,驻地不变。2002年辖大堰居委会和大堰、后畈、南坑岙、西畈、蒋家山头、岭下、赵岙、枫树岭、柏坑、张家、荷东、丁家坑、山门、常照、五份地、大周、砂窠、王高岙、半山、上洞坑、下洞坑、南溪、社稼畈、西岩、万一、万二、万三、青山下、西堡岙、徐家、王家、程家、箭岭、谢界山、竹林、田墩、石井、畈里、董家岙、严思坑、韩学士、麦田岗、三头畈、白粉壁、下旺、里车头、李家、董家、大杆树、独山、大岭坑、宦勘、大公岙53个行政村。2003年前后,总人口296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3人,常住人口19434人,外出人口10232人。

【行政村规模调整】2002年,大堰镇部分行政村区划调整,原63个行政村调整撤并为53个:程家、燕窠、东山、犁脚龙四个村合并,新村定名为程家村;箭岭、大岩蛟两个村合并,新村定名为箭岭村;常照、后山两个村合并,新村定名为常照村;张家、章师岙两个村合并,新村定名为张家村;山门、珠头岭、严家田三个村合并,新村定名为山门村;田墩、环山两个村合并,新村定名为田墩村;竹林、岔坑两个村合并,新村定名为竹林村。被撤的10个行政村,在册人口共1689人,常住人口只有639人。全镇有196个自然村。2004年10月14日,《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大堰镇部分行政村区划调整的批复》(奉政发[2004]63号)同意大堰镇对荷东等20个行政村区划实施调整。调整后的新行政村名单如下:荷东村、丁家坑村、柏坑村三村合并,新行政村定名为柏坑村;半山村、大周村、王高岙村、五份地村四村合并,新行政村定名为湖边桥村;西岩村、砂窠村、南溪村三村合并,新行政村定名为南溪村;白粉壁村、麦田岗村、三头畈村三村合并,新行政村定名为三溪村;大杆树村、大岭坑村、独山村三村合并,新行政村定名为三联村;青山下村、万竹三村两村合并,新行政村定名为万竹三村;上洞坑村、下洞坑村两村合并,新行政村定名为洞坑村。

原【董李乡】位于奉化市区南28千米处。1949年称镇亭乡,1950年更名董李乡,1956年畈里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董家、竹林、环山、田墩、董家岙、贫坑、畈里、石井、严思坑、麦田岗、三头畈、白粉壁、韩学士、李家、下旺、大杆树、大岭坑、独山、里车头、宦堪、大公岙21个行政村。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