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因椒江口有牛头颈山、小国山南北对峙形如大门而得名。据《嘉定赤城志》载,海门原属临海县明化乡。宋代始为管界寨,设巡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建海门卫城,设司镇,为海门名称之始。1981年始改名椒江,以境内椒江而得名。
1949年6月23日海门解放,初属临海县。1950年为台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1980年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海门特区(县级),将原黄岩县的海门区和大陈镇、山东公社及临海县的前所公社划归海门特区管辖;海门特区由台州地区行政公署领导。1981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椒江市。
2001年11月30日,浙政函[2001]253号批复同意台州市椒江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洪家镇、下陈镇、东山镇、三甲镇、前所镇、章安镇、黄礁乡建制,改由椒江区政府直辖并调整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12月6日,台政函[2001]63号批复:扩大葭芷街道,设立章安、洪家、下陈、前所、三甲街道。
2002年,椒江区辖8个街道、1个镇:海门街道、白云街道、葭芷街道、洪家街道、章安街道、下陈街道、三甲街道、前所街道、大陈镇。共有27个社区、6个居民区、275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