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以驻地得名。罗鼓洞水穿村东流,村周四山罗列,故称罗溪。1950年置罗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建乡。1997年,面积194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罗溪、阳坊、鹤...
[沿革]东汉末年,吴主孙权之祖父孙钟,曾在该处种瓜,先称”瓜圃“。后因子孙繁衍,分村建业,继有卢、董、吕、舒、张等姓先后迁入,向东西两边山源发展,逐名&rd...
[沿革]乡以驻地定名。石渡位于修河南岸,设有人渡,因北岸有石口村,原称石口渡,后发展成集镇,改称今名。1950年置石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194...
[沿革]明洪武初期,此地原为一片荒草。开封府魏世富率同族人等,逃荒此地建村,垦荒辟田,取蒲字去草治水之义,定名甫田。1950年置甫田乡,1958年改石渡公社,1971年析设干楼公社...
[沿革]乡以驻地温泉得名。1950年属温汤、下曹、洋深等乡,1958年成立船滩公社,1968年改温汤公社,1984年建上汤乡。1997年,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温汤、...
[沿革]以辖区东林地片得名。1950年设东林乡,1958年改东林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91.7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东林、东岭、曹家、茅田、桥头、山头、白水、...
[沿革]相传一皇帝经过此地,并开金口,后以谐音称“巾口”。旧属安乐乡六、七都,民国时期称巾口乡,1950年属巾口区。1958年设巾口、箬溪公社。1970年1...
[沿革]据黎、瞿两姓谱载,在元朝初期,既有“莲花菡”之地名,周围三五华里,统称莲花地片,地处交通要道,人烟聚集,因以得名。1950年置莲花乡,1958年属大...
[沿革]乡以驻地得名,横路街是全县较大集镇之一,自清朝晚期以来一直为基层机构驻地。1950年属横路、株林等乡,1961年属横路、株林公社,1968年合为横路公社,1984年改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