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朝时属秦,三国时属吴境。晋朝以后归属多变,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析南城县地置泸溪县,属建昌府。1914年改泸溪县为资溪县,因资溪水得名。民国时期疆域历经多次变化,直至民国36年(1947年)疆域成现今规模。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属闽赣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资溪成立了中共资溪中心县委和各级苏维埃政权,归中央苏区管辖。1949年5月8日,资溪解放,始属赣东北行政公署贵溪区督察专署,同年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后属上饶专区,1970年属抚州地区。现为抚州市辖县。
1985年3月15日,撤销高埠、饶桥、嵩市、乌石乡,设置高埠、饶桥、嵩市、乌石镇(赣府厅字[1985]160号)。1985年6月21日,高埠镇的“埠”字改为“阜”(赣府厅字[1985]331号)。
1996年,全县面积1251平方千米,人口约10万人。辖5个镇、5个乡:鹤城镇、饶桥镇、高阜镇、嵩市镇、乌石镇、马头山乡、高田乡、欧溪乡、泸阳乡、石峡乡。县政府驻鹤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溪县常住总人口104939人,其中,鹤城镇26315人、饶桥镇8215人、高阜镇15521人、嵩市镇9090人、乌石镇14902人、泸阳乡9138人、马头山乡2745人、高田乡7055人、欧溪乡5814人、石峡乡6144人。
2001年11月8日,撤销欧溪乡,划归高田乡;撤销泸阳乡,划归鹤城镇;撤销马头山乡、饶桥镇,合并组建马头山镇,镇政府驻彭坊(赣民字[2001]509号批复)。
2002年末,资溪县面积1251平方千米,人口1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万人。辖5个镇、2个乡,8个居委会、78个行政村。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10.7万人,辖5镇2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溪县常住总人口111983人,其中,鹤城镇42141人,马头山镇11207人,高阜镇16102人,嵩市镇9563人,乌石镇14161人,高田乡13459人,石峡乡53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