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历下区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春秋战国属齐国。从明朝始为省、府、县三级官府驻地。1955年9月始称历下区。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85年9月,面积24平方千米。设东关、钟楼寺、明湖路、泉城路、趵突泉、正觉寺、…

春秋战国属齐国。从明朝始为省、府、县三级官府驻地。1955年9月始称历下区。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85年9月,面积24平方千米。设东关、钟楼寺、明湖路、泉城路、趵突泉、正觉寺、司里街、解放阁、文化东路、千佛山、解放路、东门、建筑新村13个街道办事处,146个居委会。

1997年,历下区面积108.3平方千米,人口约46万人。辖10个街道、1个镇。区政府驻十亩园1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历下区常住总人口582520人。解放路街道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31863人;司里街街道面积4.91平方千米,人口56569人;趵突泉街道面积1.64平方千米,人口44414人;泉城路街道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20857人;东门街道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32704人;东关街道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45501人;建筑新村街道面积1.92平方千米,人口53079人;文化东路街道面积6.62平方千米,人口96863人;和平路街道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35030人;甸柳新村街道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41793人;姚家镇面积76.96平方千米,人口123847人。

2001年11月3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历下区部分街道办事处更名的批复》(济政字〔2003〕95号)同意将和平路街道更名为燕山街道,东门街道更名为大明湖街道,司里街街道更名为千佛山街道。该年底,全区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总人口54.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05万人,辖10个街道、1个镇,共有8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2002年底,历下区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9万人。辖10个街道、1个镇,24个行政村、82个社区(村改居1个)(《山东年鉴2003年》数据为8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2003年,铁路社区更名为解放路社区;甸北社区更名为甸柳新村第一社区;新设立中创开元山庄社区、绿景嘉园社区、甸北社区(注意前后2个甸北,前者更名,后者属新设立的)。

2003年底,全区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总人口58.35万人。少数民族33个,共9402人。辖10个街道、1个镇,85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06年,历下区辖10个街道、1个镇:解放路街道、司里街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东门街道、东关街道、文东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和平路街道、姚家镇。

2007年5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历下区姚家镇,以原姚家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姚家街道、智远街道和龙洞街道。6月4日正式实施撤镇设办。至此,历下区辖13个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历下区常住总人口754136人,其中,解放路街道40750人,千佛山街道69818人,趵突泉街道53874人,泉城路街道17717人,大明湖街道22197人,东关街道51919人,文东街道95770人,建新街道45936人,甸柳街道48977人,燕山街道43359人,姚家街道162929人,龙洞街道31328人,智远街道25845人,舜华路街道43717人。

2010年,将智远街道的贤文村、牛旺村、徐家村、草山岭村划出新设立舜华路街道。2010年末,全区辖14个街道:解放路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文东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燕山街道、姚家街道、龙洞街道、智远街道、舜华路街道。

2015年末,历下区辖14个街道,85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合计104个)。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