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古称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汉置营陵县,隋改营丘。唐置昌安县。宋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据《青州府志》:“县为刘宋都昌县地。昌乐者,盖取都昌一邑安乐之意云。”
1994年11月1日,撤销平原乡、崔家庄乡、阿陀乡,设立平原镇、崔家庄镇、阿陀镇。1995年7月25日,撤销毕都乡、南郝乡、北岩乡、河头乡,设立青龙镇、南郝镇、北岩镇、河头镇;撤销漳河乡,以原漳河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高崖镇;将临朐县白塔乡的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野、东后河野5个行政区和东窝铺、东白塔2个自然村划归高崖镇管辖。
1996年,昌乐县面积1062.6平方千米,人口约57.8万人。辖16镇6乡:昌乐镇、阿陀镇、北岩镇、崔家庄镇、高崖镇、红河镇、河头镇、马宋镇、南郝镇、平原镇、乔官镇、青龙镇、唐吾镇、五图镇、尧沟镇、朱刘镇、朱汉乡、北展乡、北唐吾乡、包庄乡、大宅科乡、王俊乡。县政府驻昌乐镇。
1996年6月28日,撤销临朐县白塔乡,设立昌乐县白塔镇,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刘家沟、西寺后、东寺后、窝铺、白塔、史家沟、北段、山坡西沟、克家洼、卧牛石官庄、魏家沟、后河野、西前韩、南高家庄、山坡、西后韩、董家庄、栗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赵庄、孙家沟、北洋河、南洋河、大沟、闫家河、黄冢坡等28个村和临朐县大关镇的池子村划归白塔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原白塔乡人民政府驻地;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庞家河、西双山河、东双山河、李家沟、王家沟、大高家庄等6个村划归临朐县辛寨镇管辖,邬家官庄划归临朐县柳山镇管辖,上述区划调整后,昌乐县白塔镇,临朐县辛寨镇、柳山镇的行政区域界线以潍政请字[1996]50号、51号文所附的1:5万地形图上标绘的边界线为准(鲁政字[1996]121号)。
1996年12月29日,撤销朱汉乡、大宅科乡,设立朱汉镇、大宅科镇(鲁政函民字[1996]65号)。1997年7月9日,撤销北展乡,设立北展镇(鲁政函民字[1997]31号)。至此,昌乐县辖20个镇、3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昌乐县总人口593009人,其中:昌乐镇85475人,尧沟镇23555人,朱刘镇46517人,五图镇31529人,南郝镇26592人,北岩镇25151人,乔官镇28758人,青龙镇14369人,唐吾镇26275人,高崖镇23501人,平原镇28511人,红河镇30255人,马宋镇18219人,河头镇22584人,阿陀镇23016人,崔家庄镇19444人,白塔镇20631人,北展镇16824人,朱汉镇15990人,大宅科镇14250人,北唐吾乡13990人,包庄乡17863人,王俊乡12500人,昌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7210人。
2002年末,全县总面积1101平方千米。总人口59.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9万人。辖15个镇:昌乐镇、朱刘镇、尧沟镇、南郝镇、北岩镇、五图镇、乔官镇、马宋镇、崔家庄镇、阿陀镇、朱汉镇、唐吾镇、高崖镇、红河镇、白塔镇。共有904个行政村。2003年末,全县总面积1101平方千米。总人口59.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2万人。
2013年,城关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宝都街道办事处,宝都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地设在原城关街道办事处驻地。将宝城街道办事处所辖的25个行政村(社区)、五图街道办事处所辖的7个行政村以及城南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宝通社区划归宝都街道办事处管辖。宝城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地迁至昌乐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驻地。撤销城南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五图街道办事处。五图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地迁至原城南街道办事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