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莘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春秋时为卫国莘邑。秦置阳平县,属东郡。后齐改为乐平县。县北有莘亭城,后周置莘亭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称阳平县,隋开皇八年改称清邑。大业二年(606年)始称莘县。宋代先后属河北…

春秋时为卫国莘邑。秦置阳平县,属东郡。后齐改为乐平县。县北有莘亭城,后周置莘亭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称阳平县,隋开皇八年改称清邑。大业二年(606年)始称莘县。宋代先后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和中书省南部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民国初年属山东省东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944年8月1日,莘县全境解放。1949年至1952年属平原省聊城地区。1958年底撤销莘县建制,属地划归范县冠县。1961年7月1日复置莘县。1964年后金堤以北之范县属地全部划归莘县。现在的莘县行政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历史上莘县、朝城县、观城县的全部和范县、濮县的一部分。

1995年12月18日,撤销十八里铺乡,设立十八里铺镇。调整后,莘县辖8个镇、20个乡:城关镇、张鲁镇、朝城镇、十八里铺镇、古城镇、观城镇、古云镇、大张家镇、单庙乡、河店乡、燕店乡、刘庄乡、俎店乡、董杜庄乡、大王寨乡、魏庄乡、邹巷乡、岩集乡、王奉乡、徐庄乡、妹冢乡、张寨乡、马集乡、舍利寺乡、王铺乡、樱桃园乡、王庄集乡、柿子园乡。总面积138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84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9年7月23日,撤销单庙乡,设立莘亭镇(鲁政函民字[1999]18号)。2000年6月13日,撤销董杜庄乡、燕店乡,分别设立董杜庄镇、燕店镇(鲁政函民字[2000]45号)。至此,全县辖11个镇、17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莘县常住总人口921225人,其中:城关镇89554人,莘亭镇36547人,张鲁镇25573人,朝城镇50690人,十八里铺镇28425人,观城镇36906人,大张家镇40996人,古云镇45176人,古城镇27589人,燕店镇36214人,董杜庄镇28953人,河店乡31758人,邹巷乡15719人,魏庄乡21868人,大王寨乡33061人,岩集乡21385人,王奉乡23745人,刘庄乡23686人,俎店乡22331人,妹冢乡47610人,张寨乡41208人,徐庄乡24538人,王铺乡20565人,王庄集乡24565人,马集乡17553人,柿子园乡30437人,樱桃园乡54541人,舍利寺乡20032人。

2002年,撤销妹冢乡,设立妹冢镇;撤销河店乡,设立河店镇。调整后,莘县辖15个镇、7个乡。

2009年3月,正式撤销莘城镇、莘亭镇,以原莘城镇、莘亭镇的行政区域和十八里铺镇18个行政村,设立燕塔、莘亭、莘州、东鲁四个街道。【注:2004年8月25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莘县莘城镇、莘亭镇,以原莘城镇、莘亭镇的行政区域和十八里铺镇的部分行政区域,设立振兴、莘亭、东鲁、雁塔四个街道;2009年3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将振兴街道更名为莘州街道,雁塔街道更名为燕塔街道】

2010年,撤销魏庄乡、张寨乡,设立魏庄镇、张寨镇。至此,全县辖4个街道、15个镇、5个乡:莘亭街道、振兴街道、雁塔街道、东鲁街道、张鲁回族镇、朝城镇、观城镇、古城镇、大张家镇、古云镇、十八里铺镇、燕店镇、董杜庄镇、王奉镇、樱桃园镇、河店镇、妹冢镇、魏庄镇、张寨镇、大王寨乡、俎店乡、徐庄乡、王庄集乡、柿子园乡,共有1154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雁塔街道。

2011年,撤销大王寨乡,设立大王寨镇。2012年,撤销徐庄乡、王庄集乡,设立徐庄镇、王庄集镇。2013年,撤销柿子园乡,设立柿子园镇(鲁政函民字[2013]33号)。至此,全县辖4个街道、19个镇、1个乡:燕塔街道、莘亭街道、莘州街道、东鲁街道、张鲁回族镇、朝城镇、观城镇、古城镇、大张家镇、古云镇、十八里铺镇、燕店镇、董杜庄镇、王奉镇、樱桃园镇、河店镇、妹冢镇、魏庄镇、张寨镇、大王寨镇、徐庄镇、王庄集镇、柿子园镇、俎店乡。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