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新野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新野县境商、周时属邓国,春秋时属楚国,战国时(前312—301年)曾被韩国占领秦时属南阳郡穰县。西汉初年(前206—202之间)置县,始名新野,治所在今县城…

新野县境商、周时属邓国,春秋时属楚国,战国时(前312—301年)曾被韩国占领秦时属南阳郡穰县。西汉初年(前206—202之间)置县,始名新野,治所在今县城,属南阳郡,后置清阳县,治所在今沙堰夏官营。高祖七年(前200年)七月,置棘阳县,治所在今前高庙乡张楼村。同年,置朝阳县,治所在今新甸铺张庄村。汉高后八年(前180年),置新都县,治所在今王庄镇九女城,统属南阳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废新都入新野县。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县属魏,正始年间(241-249年),荆州治所移驻新野。

晋太康年间(281—289年),分南阳郡立义阳郡,治所在新野,辖新野、棘阳、朝阳、穰、邓、蔡阳、安昌、随、厥西、平氏、义阳、平林12县。元康八年(298年),分义阳郡立新野郡,治所棘阳,辖新野、棘阳、穰、朝阳、安昌5县。南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年),河南郡侨治棘阳,新野郡治徙新野,二郡统属雍州部(今襄阳);元嘉三十年(453年),废新野郡;大明元年(457年)复置,遂废朝阳县。齐永泰元年(498年),新野郡屑北魏,析新野县置西棘阳(治所在今沙堰镇古城)、南棘阳(治所棘阳故址);在棘阳置汉广耶,二县属之。时,新野郡辖新野、穰、池阳3县,二郡统属荆州部。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改汉广郡为黄岗郡,改南棘阳为百宁县,后复改为棘阳县。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废黄岗郡和棘阳县,改新野郡为滕王国,国废,复为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新野郡,新野县属南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县内置新州,治所在今沙堰镇古城村,是年废,新野县归邓州。唐乾元元年(758年),废县为镇,属穰县。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新野县,属邓州;至元八年(1271年),随邓州属南阳府,明、清因之。民国3年(1914),新野县属汝阳道。1928年,道废隶省。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年12月新野解放,属桐柏行政公署第三专区。1949年4月,属河南省南阳专员公署。1968年5月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1月州属南阳市

1947年全县设6个区下辖158个乡和7个街道办事处。1950年,改设为7区辖174个乡。1958年8月建立公社,公社为政社合一体制,全县设9个公社,下辖142个生产大队。1963年增设城关镇,全县为9社1镇。1975年4月,增设前高庙、上港、王庄、樊集、上在5个公社,全县为14个公社(含航运公社)l个镇。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1985年12月,沙堰乡、新甸铺乡、王庄乡改为镇。1994年歪子乡改为镇。1995年,施庵乡改为镇。1996年10月五星乡改为镇。至此全县面积1062平方千米,人口约72.9万人,设7镇7乡,下辖7个居委会、257个村委会,2973个村民小组。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野县总人口629106人,其中:城关镇59208人、五星镇43956人、王庄镇26625人、施庵镇53135人、沙堰镇40823人、歪子镇55997人、新甸铺镇51239人、城郊乡82330人、漂河铺乡42654人、前高庙乡34021人、樊集乡24516人、上庄乡40515人、王集乡39722人、上港乡34365人。

2001年9月溧河铺撤乡建镇。2005年末,新野县辖9个镇、5个乡:城关镇、王庄镇、沙堰镇、新甸铺镇、五星镇、施庵镇、歪子镇、溧河铺镇、王集镇;城郊乡、前高庙乡、樊集乡、上庄乡、上港乡。

2006年,根据豫民行批[2006]5号和宛政文[2006]66号文件精神,撤销城关镇,设立汉华、汉城两个街道。汉华街道管理7个社区,汉城街道管理9个社区。调整后,全县辖2个街道、8个镇、5个乡:汉华街道、汉城街道、王庄镇、沙堰镇、新甸铺镇、五星镇、施庵镇、歪子镇、溧河铺镇、王集镇、城郊乡、前高庙乡、樊集乡、上庄乡、上港乡。县政府驻汉城街道。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