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恩施市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恩施市历史悠久,春秋属巴国,战国属楚国巫郡,秦属南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沙渠县,属建平郡。隋开皇五年(585)改沙渠县为清江县。北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为施州,后改…

恩施市历史悠久,春秋属巴国,战国属楚国巫郡,秦属南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沙渠县,属建平郡。隋开皇五年(585)改沙渠县为清江县。北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为施州,后改清江郡、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元均为施州;明为施州卫。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恩施县,意即皇帝赐于施县。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南府附郭县。

民国初废府存县,县隶属各省。民国四年议荆南道,十五年改为施鹤道,十六年设鄂西行政区,二十一年为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改为第七区。抗日战争时期为湖北省临时省会。1939年武汉论陷,国民省政府迁至恩施有六年之久。

1981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以恩施县城关镇(同年9月已更名为施南镇)为其行政区域(1982年实施)。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1984年1月实施)。

1996年,恩施市面积3814平方千米,人口约73万人。辖3个街道、3个镇、16个乡: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龙凤镇、崔家坝镇、板桥镇、七里坪乡、三岔乡、新塘乡、双河乡、石灰窑乡、红土乡、沙地乡、白杨坪乡、太阳河乡、龙马乡、沐抚乡、屯堡乡、白果乡、芭蕉乡、盛家坝乡、黄泥塘侗族乡。市政府驻舞阳坝。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恩施市总人口755725人,其中:小渡船街道36029人,舞阳坝街道80499人,六角亭街道45923人,龙凤坝镇44400人,崔家坝镇40179人,板桥镇20075人,七里坪乡34205人,三岔乡29716人,新塘乡32467人,双河乡17076人,红土乡29463人,石灰窑乡14030人,沙地乡34185人,白杨坪乡58831人,龙马乡18493人,太阳河乡21848人,屯堡乡45180人,沐抚乡27096人,白果坝乡28288人,芭蕉乡37673人,盛家坝乡36487人,黄泥塘侗族乡23582人。

2001年,撤销七里坪乡,大部分区域并入舞阳坝街道;撤销龙马乡,并入龙凤镇;撤销双河乡,并入新塘乡;撤销沐抚乡,并入屯堡乡;撤销芭蕉乡、黄泥塘侗族乡,合并设立芭蕉侗族乡。

2004年末,恩施市总人口771459人。辖小渡船、舞阳坝、六角亭3个街道,板桥、龙凤坝、崔家坝3个镇和三岔、新塘、红土、沙地、白杨坪、太阳河、屯堡、白果、芭蕉、盛家坝10个乡。共有34个居委会、172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恩施市常住总人口749574人,其中:舞阳坝街道168902人,六角亭街道53889人,小渡船街道56394人,龙凤镇61862人,崔坝镇34250人,板桥镇14174人,三岔乡30816人,新塘乡37258人,红土乡36179人,沙地乡26019人,白杨坪乡49580人,太阳河乡18275人,屯堡乡39190人,白果乡21789人,芭蕉侗族乡49875人,盛家坝乡30659人,沐抚办事处20463人。

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鄂民政发[2013]22号)同意恩施市白杨坪乡撤乡建镇。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4个镇、9个乡:舞阳坝街道、六角亭街道、小渡船街道、龙凤镇、崔家坝镇、板桥镇、白杨坪镇、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太阳河乡、屯堡乡、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