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韶山市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据同治刊《湘乡县志》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光绪刊《湘潭县志》载:韶山因虞舜南巡得名。 秦至西汉属湘南县,东汉至晋未变。南齐废湘南县…

据同治刊《湘乡县志》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光绪刊《湘潭县志》载:韶山因虞舜南巡得名。

秦至西汉属湘南县,东汉至晋未变。南齐废湘南县,遂属湘西县。隋开皇九年(589)入衡山县。唐天宝八年(749),改衡山县为湘潭县;自此至宋,属湘潭县。元湘潭县升湘潭州,韶山属相潭州。明代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部。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的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和银田乡、清田乡。

1949年10月至1951年5月,韶山属湘潭县黄龙区第三区的一部分。1951年5月,湘潭县调整行政区划,韶山为湘潭县第四区(不含大坪乡)。1958年8月,改为银田区。1958年9月,建立政社合一的韶山公社。1961年,湘潭全县恢复区级体制,设立韶山区。

1963年8月,成立韶山管理局,隶属湘潭县韶山区委领导。1968年12月,撤销韶山管理局和湘潭县韶山区,升为地级区,属湖南省直辖,湘乡县大坪公社和白田公社的竹赞大队划入。

1981年1月12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撤销湖南省韶山区,成立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和湘潭县韶山区,分别隶属湖南省委和湘潭县委领导。1984年湘潭县韶山区升为县级区,改为湘潭市辖。

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湘潭市韶山区,建立县级韶山市,属湖南省辖,由湘潭市代管。时辖6乡2镇:清溪镇、银田镇、大坪乡、永义乡、如意乡、杨林乡、银田乡、韶山乡。

1997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如意乡改为建制镇。调整后,韶山市辖3个镇、5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韶山市常住总人口95299人,其中,清溪镇11792人,银田镇5951人,如意镇14028人,韶山乡14948人,永义乡9551人,银田乡10086人,杨林乡15168人,大坪乡13775人。

2001年末,银田乡与银田镇合并,建立银田镇。调整后,韶山市辖3个镇、4个乡:清溪镇、银田镇、如意镇、韶山乡、永义乡、杨林乡、大坪乡。

2004年韶山市行政区划(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清溪镇辖韶山火车站社区;竹鸡、韶山冲2个居委会;清溪村委会。银田镇辖第二、第一、第三3个居委会;青石、南村、茶园、鳌石、凤家、长田、南湖、三华、夕丰、北托、槐星11个村委会。如意镇辖如意居委会;如意、综合场、球山、石湖、厚罗、梅湖、恒心、杨云、杨佳、厚新10个村委会。韶山乡辖韶山、韶源、韶北、铁皮、韶光、竹鸡、石忠、石山、花园、朝阳10个村委会。永义乡辖白玉、枫木、长湖、韶南、永泉、狮山、东湖7个村委会。杨林乡辖石屏、纯和、良和、新溪、瓦坪、联邑、林业、杨林、善扶、磨石、白鸽、凤形、云源13个村委会。大坪乡辖湘韶、韶新、韶峰、黄田、梅花、林家湾、新联、大坪、竹赞9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韶山市常住总人口86036人,其中,清溪镇13491人,银田镇13535人,如意镇11475人,韶山乡15438人,永义乡8475人,杨林乡12515人,大坪乡11107人。

2012年7月20日,正式将韶山乡的石忠村、石山村、花园村、朝阳村划归清溪镇管辖。调整后,清溪镇新增人口6923人,面积扩大11.2平方千米。

2015年11月16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24号)批复同意:清溪镇、如意镇、永义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清溪镇。韶山乡、大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韶山乡。调整后,全市辖2个镇、2个乡:清溪镇、银田镇、韶山乡、杨林乡。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