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百越地,汉属荔浦县。南朝梁陈(502-589年)时期置金安县(今蒙山县陈塘镇金相村)、蒙县(今蒙山县治东扣里蒙山下,唐代蒙州亦建于此)。隋开皇十年(590年)分荔浦县置隋化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立山县,贞观八年改置蒙州,因州东有蒙山,山下有蒙水,居民多蒙姓,故名蒙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蒙州属岭南西道——桂管。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蒙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蒙州,领纯义等3县。永贞元年(805年)避宪宗皇帝讳,改纯义为正义。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正义县为蒙山县。熙宁五年(1072年)废蒙州,以东区、蒙山两县并入立山县,隶昭州。元朝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立山县为立山乡,属荔浦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置永安川,取永久安宁之义,属桂林府,并开始编村设里。弘治三年(1490年)九月,改为长官司,五年复为永安州,属平乐府。民国元年(1912年),永安州改为永安县。1914年,因国内有3个地方同名,故复称蒙山县至今。先属桂林道,后属平乐区。解放后,蒙山县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后称梧州地区)。1997年4月属梧州市。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永安州设3里。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永安州分5里,有人口61269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辖5里326村街70堡。1925年,撤里设区,全县辖5个区。1928年,全县12209户,总人口81423人。1939年,全县18133户10.02万人。此后至1947年,全县人口均维持10万人左右。1949年,全县人口97008人。1950年4月,全县辖3个区。1963年24535户110813人。1975年,28345户151383人。1985年,33625户171004人。1995年48383户19390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1.6人,少数民族占县总人口的16.1%。1996年,全县人口19.63万多人,汉族居多,瑶族占11%,壮族占7%,此外还有苗、侗、回等少数民族。
1996年,蒙山县面积1260平方千米,辖6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蒙山镇、新圩镇、西河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县政府驻蒙山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蒙山县总人口187918人。其中:蒙山镇44548人,西河镇29981人,新圩镇21127人,文圩镇31362人,黄村镇20086人,陈塘镇21056人,汉豪乡11325人,长坪瑶族乡2820人,夏宜瑶族乡5613人。
2001年,全县有54137户19.8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8661人。2002年,全县人口197175人。辖新圩、蒙山、文圩、陈塘、西河、黄村6个镇,汉豪乡、长坪瑶族乡、夏宜瑶族乡3个乡,共78个行政村、5个街委会,1660个村(居)民小组。
2003年蒙山县行政区划(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蒙山镇辖解放、民主、永安、湄江4个社区;北楼、城西、新联、高堆、甘棠、文平、洲南、回龙8个行政村。
101西河镇辖壬山、古排、福垌、龙蟠、安富、广育、瓦冲、大塘、桐油坪、古娄、东拥、文尔、水秀13个行政村。
102新圩镇辖新圩、双垌、坝头、谢村、四联、古定、貌仪、壮村、六桂9个行政村。
103文圩镇辖大明、文圩、秀材、龙定、屯治、木护、道义、大龙、六夏、连塘、河村、桃洞12个行政村。
104黄村镇辖平原、百合、明觉、黄村、林秀、道冲、新开、六埠、朋汉、大化10个行政村。
105陈塘镇辖陈塘社区;陈塘、下漂、罗应、福利、沙灵、青州、寺村、大莫、朝垌9个行政村。
200汉豪乡辖都坡、樟村、汉豪、大车、白竹、金垌6个行政村。
201长坪瑶族乡辖东护、长坪、三妹、六坪、南垌5个行政村。
202夏宜瑶族乡辖夏宜、六海、高雷、能友、芦山、六洛6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