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辖区,市政府驻地。位于省境北部,市区南部,距省会贵阳市160千米。面积318.5平方千米,人口42.5万,有汉、苗、仡佬、土家等民族,以汉族为多。辖10个街道8镇。唐贞观十六年(642)设遵义县,宋淳熙三年(1176)为播州治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置遵义府,府县同城,1913年废府存县。1950年析遵义县城区设遵义市。1951年市县合并,1952年市县分置,1958年再度合并,1961年市县分置,1997年撤市设红花岗区。(本页根据《中国政区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资料)
中华路街道1951年设中北路街道,1958年改为中北公社,1959年析出长征公社,1962年改中北大公社,同年12月复为中山北路街道,1972年改为遵义路街道,1987年分为中华路和中山路2个街道。位于市城区中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龙井沟、汪家巷、凤朝门、大井湾、杨家巷、盐行街、环城路、健生路、新东门、丁字口、赖壳山11个居委会。。革命纪念地有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住址,古迹有陈公寺、白云寺、螺丝山、空壳寺。
万里路街道1949年建丰乐区,1954年改中山南路街道,1958年建丰乐公社,1960年改万里公社,1964年改万里路街道,1984年所析建南门关、舟水桥2个街道,1988年定名为万里路街道。位于市区南部,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2万。市区主要街道万里路横贯全境。辖果林、丰乐、洗花井、洛江桥、建工、养鱼池、狮子桥、坳上、迎红桥、百艺10个居委会。辖区内有革命纪念地“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回山乡革命政权”旧址。
延安路街道1949年建白农区,1950年4月调整合并为朝阳区,同年12月改建制为十一、十二街公所,1954年改建北大街道,1958年12月更名长征公社,1960年改延安路街道。位于市区北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2.6万。中华北路、延安路两条市区主要街道贯穿全境。辖延安路口、聚全阁、雷台山、劳动村、松桃路、教场坝、工农路、青菜关、金狮山、金银新村10个居委会。
老城街道1958年12月建老城公社,1961年后先后更名红旗公社、红旗路街道办事处、老城街道。位于市区中部,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大兴路、红花岗、公园路、杨柳街、协台坝、南门、玉屏、纪念馆、水井湾、解放路、柿花园、大井坎、北门、官井、府后山、西门沟16个居委会。辖区内有遵义地区党政机关。纪念地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烈士陵园等。
中山路街道1984年7月由原遵义路街道析建。位于市区中部,是市内金融、商贸的中心。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白沙井、朝阳、桃源洞、湘江、豆芽湾、新华桥、湘山寺、走马坝8个居委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旧址”和湘山寺。
北京路街道1984年7月由延安路街道划分组建。位于市区北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辖区在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3.3万。川黔铁路和210国道纵贯境内,遵义火车站和汽车客运站坐落其间,是遵义市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辖北京路、插旗山、春天堡、火车站、医学院新村、环城路、大山、茅草东、茅草西、易格孔、田沟11个居委会。
南门关街道1984年7月由万里路街道析建。位于市区南部,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遵团、南关、冶建一、冶建二、海风一、海风二、金工一、金工二、金工三、电厂、兰家堡11个居委会。
1997年红花岗区行政区划
遵义市辖区,市政府驻地。位于省境北部,市区南部,距省会贵阳市160千米。面积318.5平方千米,人口42.5万,有汉、苗、仡佬、土家等民族,以汉族为多。辖10个街道8镇。唐贞观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