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祥云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祥云县原名云南县。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降服滇王,因梦见彩云南现,故取名为云南县,县治设在云南驿,属益州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平定云南,改品甸赕为洱海卫,云南县城…

祥云县原名云南县。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降服滇王,因梦见彩云南现,故取名为云南县,县治设在云南驿,属益州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平定云南,改品甸赕为洱海卫,云南县城从现云南驿迁至到现祥云城,县卫合一,并建洱海卫城(今祥云县城)。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改称祥云县。

1950年祥云县属滇西专员公署。同年3月,改属大理专区。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专区,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属大理州。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宾川、弥渡2县,将原宾川、弥渡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祥云县(1958年11月撤并)。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恢复弥渡县,以合并于祥云县的原弥渡县行政区域为弥渡县的行政区域。恢复宾川县,以合并于祥云县的原宾川县行政区域为宾川县的行政区域(1961年3月分置)。

1950年4月,宾川、祥云两县将插花地相互归并,原属祥云县的柳家湾、大新村、小新村、黑树林、西河头基、白庄帽、前所、埃东、马家庄划归宾川(一说为大黑树、谢官营、东四村等村归宾川);原属宾川的蛟起营、谢家营划归祥云。1952年11月,祥云县拉乌、新田、新兴、来凤溪4个乡,面积5.56平方千米,划归宾川县拉乌乡管理。

1958年1月,祥云县的海稍14个村,面积4.76平方千米,划归宾川县;9月,祥云县的乔甸乡,面积14.85平方千米,划归宾川县。1964年,祥云县雄鲁么公社(乡),面积0.89平方千米,划归宾川县。

1996年,祥云县面积2425平方千米,人口约41万人。辖1镇12乡:祥城镇、米甸彝族乡、禾甸镇、东山彝族乡、象鼻乡、周家乡、沙龙乡、前所乡、刘厂乡、下庄乡、普K彝族乡、马街乡、鹿鸣乡。县政府驻祥城镇。

1999年,下庄乡改建下庄镇,刘厂乡改建刘厂镇。2000年,祥云县禾甸、前所乡改建为禾甸、云南驿镇。至此,祥云县辖5个镇、5个乡、3个民族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祥云县常住总人口437371人,其中:祥城镇45268人,云南驿镇59338人,下庄镇52284人,刘厂镇36010人,禾甸镇45411人,象鼻乡7028人,周家乡32248人,沙龙乡51699人,马街乡33883人,鹿鸣乡12799人,普K彝族乡25602人,东山彝族乡9736人,米甸彝族乡26065人。

2001年,普K彝族乡、米甸彝族乡撤乡设镇;2001年12月,沙龙乡撤乡设镇。2001年12月3日,云政复[2001]205号:祥云县撤销周家乡并入祥城镇,将沙龙镇管辖的芮家营、下村、七白庄、七合、马军、禾大6个村民委员会划归祥城镇管辖。至此,全县辖8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祥城镇、下庄镇、刘厂镇、云南驿镇、沙龙镇、禾甸镇、米甸镇、普K镇、象鼻乡、马街乡、鹿鸣乡、东山彝族乡。

2005年,祥云县撤销象鼻乡并入祥城镇,镇政府驻原祥城镇政府驻地;撤销马街乡并入云南驿镇,镇政府驻原云南驿镇政府驻地(省政府2005年10月24日批准)。

2006年,全县面积2498平方千米,人口46.56万人。辖8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祥城镇、沙龙镇、云南驿镇、下庄镇、普K镇、刘厂镇、禾甸镇、米甸镇、鹿鸣乡、东山彝族乡。共有4个居委会、131个行政村。县政府驻祥城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祥云县常住总人口455605人,其中:祥城镇121959人,沙龙镇30843人,云南驿镇93671人,下庄镇53954人,普K镇25480人,刘厂镇35013人,禾甸镇44661人,米甸镇28011人,鹿鸣乡12689人,东山彝族乡9324人。

2013年末,全县面积2425平方千米,总人口47.61万人。2014年,云南驿镇、下庄镇、刘厂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