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武功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在今眉县境始置武功县,以武功山、武功水得名。今县境在秦、汉时为料亍⒚姥簟⑽涔θ氐亍M趺鲁旆锒辏ü15年)改武功县为新光县,东汉初废入眉县,永平八年(6…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在今眉县境始置武功县,以武功山、武功水得名。今县境在秦、汉时为料亍⒚姥簟⑽涔θ氐亍M趺鲁旆锒辏ü15年)改武功县为新光县,东汉初废入眉县,永平八年(65年)复置武功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武功县为美阳县(在今咸阳市杨陵区),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在中亭川(今武功镇)复置武功县,属扶风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属雍州,大业三年(607年)属京兆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析始平县地于今长宁乡置扶风县,在武功县城兼置稷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稷州及扶风县,武功县改属雍州;天授二年(691年)复置稷州,大足元年(701年)废州;开元元年(713年)属京兆府。五代后晋时置武功郡,后周改郡为县。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属醴州。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避金显宗元恭名讳,更名武亭县,属乾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复名武功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咸阳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并入兴平县,1961年9月复设武功县,属宝鸡专区,县治由武功镇迁普集镇。1968年属宝鸡地区。1983年10月属咸阳市。

1996年,武功县面积392平方千米,人口39.2万人。辖3个镇、12个乡:普集镇、武功镇、小村镇、游凤乡、苏坊乡、观音堂乡、长宁乡、薛固乡、普集街乡、戴家乡、贞元乡、河道乡、南仁乡、大庄乡、北营乡。县政府驻普集镇。

1997年,游凤乡改为游凤镇,苏坊乡改为苏坊镇,贞元乡改为贞元镇,长宁乡改为长宁镇。?年,撤销大庄乡设立大庄镇。调整后,武功县辖8个镇、7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功县常住总人口389394人,其中:普集镇22184人,苏坊镇27313人,武功镇42401人,游风镇22939人,贞元镇32365人,长宁镇27509人,小村镇15165人,大庄镇26683人,代家乡27793人,河道乡25126人,南仁乡23612人,观音堂乡14998人,北营乡29670人,薛固乡25563人,普集街乡26073人。

2001年,撤销北营乡并入普集镇,撤销薛固乡并入小村镇,撤销观音堂乡并入大庄镇。调整后,武功县辖8个镇、4个乡:普集镇、苏坊镇、武功镇、游风镇、贞元镇、长宁镇、小村镇、大庄镇、代(戴)家乡、河道乡、南仁乡、普集街乡。

2006年,全县总面积391平方千米,总人口42.01万人。辖游风、苏坊、武功、贞元、长宁、大庄、普集、小村8个镇,戴家、河道、南仁、普集街4个乡,212个行政村,6个社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功县常住总人口411312人,其中:普集镇64739人,苏坊镇26829人,武功镇43512人,游风镇19077人,贞元镇34178人,长宁镇31702人,小村镇42122人,大庄镇42074人,代家乡28568人,河道乡26243人,南仁乡22725人,普集街乡29543人。

2011年,撤销南仁乡并入普集镇,撤销代家乡并入贞元镇,撤销河道乡并入长宁镇,撤销普集街乡并入小村镇。调整后,武功县辖8个镇:普集镇、苏坊镇、武功镇、游风镇、贞元镇、长宁镇、小村镇、大庄镇。

2012年末,武功县面积392.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58340人,常住人口41.47万人。2013年末,武功县辖8个镇,共有6个社区、21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普集镇。

2015年,撤销普集镇,设立普集街道。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7个镇。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