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镇位于秦安县西部,地处通渭、甘谷、秦安三县的交汇地带,平均海拨1600米左右。面积143.72平方千米,人口9280户、43021人(2010年)。辖郭嘉、邵嘴、暖泉、刘家上沟、洛泉、下山、耀紫、马峡、宋沟、寺嘴、胥堡、涡坨、元川、槐庙、王、高崖、邵堡、槐川、车坪、西山、上川、朱湾、邵沟、张河、瓦坪、孙坡、背后沟、胡河、刘湾、吊湾、陈沟、把龙、月阳、王家阴堋⒍纹35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郭嘉村,距县城20千米。G310、S207公路过境。
【沿革】清朝嘉庆年间已是秦安四大重镇之一。镇名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谋士郭嘉随曹操征战至此不幸病逝,曹操为纪念郭嘉便将此地取名为郭嘉(本站注:郭嘉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明代和清明前期设有驿站,清朝后期设立郭嘉镇,领三十二庄。民国时期为秦安县第三区郭嘉镇。1950年设郭嘉区,辖郭嘉、邵咀、胥家、槐川、耀子等六乡。1953年辖郭嘉、寺咀、胥家、邵咀、槐川、耀子、柏集、刘沟等八乡,1955年辖槐川、胥家两乡,1957年辖槐川、元川、员王、车坪等管理区。
1959年设郭嘉等公社。1962年复置郭嘉区,辖元川、郭嘉、车坪公社。1965年撤区并社,成立郭嘉公社。1984年改郭嘉乡。1996年,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辖郭嘉、邵嘴、暖泉、刘家上沟、洛泉、下山、耀紫、马峡、宋沟、黄湾、寺嘴、胥堡、涡坨、元川、赵河、槐庙、O王、柏集、高崖、邵堡、槐川、车坪、西山、上川、朱湾、邵沟、张河、瓦坪28个行政村。
2003年3月郭嘉撤乡建镇。2004年1月将原吊湾乡14个行政村并入郭嘉镇。2005年,全镇有42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9113户,总人口457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8人。2006年撤销7个村:撤销黄湾村,并入刘家上沟村;撤销赵河村,并入槐庙村;撤销朱沟村,并入段坡村;撤销河滩村,并入胡河村;撤销下庄村,并入月阳村;撤销柏集村,并入高崖村;撤销何湾村,并入刘湾村。2008年末共9595户、45640人。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620522104:
~201 121郭嘉村
~202 220下山村
~203 220洛泉村
~204 220耀子村
~205 220刘沟村
~206 220暖泉村
~207 220邵咀村
~208 220瓦坪村
~209 220寺咀村
~210 220胥堡村
~211 220勿垛村
~212 220元川村
~213 220槐庙村
~214 220员王村
~215 220马峡村
~216 220宋沟村
~217 220槐川村
~218 220邵堡村
~219 220高崖村
~220 220车坪村
~221 220西山村
~222 220上川村
~223 220朱湾村
~224 220邵沟村
~225 220张河村
~226 220吊湾村
~227 220刘湾村
~228 220陈沟村
~229 220把龙村
~230 220月阳村
~231 220硬洼村
~232 220段坡村
~233 220胡河村
~234 220背后沟村
~235 220孙坡村
【吊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6千米。1965年设吊湾公社,1984年改吊湾乡。1996年,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吊湾、辛堋②O湾、张家坡、蒋台、段坡、月阳、任学、朱沟、把龙、何湾、刘湾、孙坡、王家阴堋⒊鹿怠⒑印⒑犹病⒈澈蠊怠⑾伦⒄偶移20个行政村。2004年1月,撤销吊湾乡,将吊湾、段坡、月阳、朱沟、把龙、何湾、刘湾、孙坡、王家阴堋⒊鹿怠⒑印⒑犹病⒈澈蠊怠⑾伦14个行政村并入郭嘉镇,辛堋②O湾、张家坡、蒋台、任学、张家坪6个行政村划归魏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