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卓尼县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库

卓尼,系藏语,意为松树。1939年设卓尼设治局,1950年改卓尼自治区,1955年改为卓尼县。1958年并入临潭县,1961年复置卓尼县。 1983年下半年,改公社为乡,生产大队改…

卓尼,系藏语,意为松树。1939年设卓尼设治局,1950年改卓尼自治区,1955年改为卓尼县。1958年并入临潭县,1961年复置卓尼县。

1983年下半年,改公社为乡,生产大队改村委会,生产队改村民小组。1983年12月30日,省政府批准撤销城关乡,设立城关镇。1985年1月,新堡乡更名为藏巴哇乡。1986年5月10日,城关镇更名为柳林镇;10月25日,增设勺哇土族乡。县辖乡镇增为17个。

1996年,卓尼县面积5419.7平方千米,人口9.5万人,其中藏族占58%。辖1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乡、纳浪乡、洮砚乡、藏巴哇乡、柏林乡、卡车乡、大族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阿子滩乡、完冒乡、扎古录乡、刀告乡、尼巴乡。县政府驻柳林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卓尼县常住总人口95659人,其中,柳林镇14403人,纳浪乡7165人,木耳乡8952人,大族乡5570人,卡车乡4635人,扎古录乡6032人,刀告乡4419人,尼巴乡4390人,完冒乡3450人,阿子滩乡6779人,申藏乡7660人,恰盖乡3154人,康多乡2268人,勺哇土族乡1726人,洮砚乡6974人,柏林乡3653人,藏巴畦乡4426人。

2002年6月25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字[2002]21号批复:撤销扎古录乡、木耳乡,设立扎古录镇、木耳镇。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大族乡、卡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柏林乡、藏巴哇乡。2005年12月13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2005]59号批复:撤销柏林乡、大族乡,分别并入藏巴哇乡、卡车乡;卡车乡更名为喀尔钦乡。

2005年末,卓尼县辖3个镇、11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扎古录镇、木耳镇、尼巴乡、刀告乡、喀尔钦乡、完昌乡、阿子塘乡、申藏乡、恰盖乡、唐多乡、藏巴哇乡、洮砚乡、纳浪乡以及勺哇土族乡。共有3个居委会、98个村委会、465个村民小组,20127户100632人,5694平方千米。

2008年末,全县面积5694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75万户8.70万人。辖3个镇、11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喀尔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藏巴哇乡,97个行政村,469个村民小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卓尼县常住总人口100522人,其中,柳林镇17731人,木耳镇9430人,扎古录镇6369人,纳浪乡7275人,喀尔钦乡10297人,刀告乡4813人,尼巴乡5251人,完冒乡3804人,阿子塘乡6881人,申藏乡7770人,恰盖乡3353人,康多乡2348人,勺哇土族乡1808人,洮砚乡5329人,藏巴哇乡8063人。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