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1997年鄯善县行政区划

中国故事库

吐鲁番地区辖县。自治区优质葡萄、哈密瓜、长绒棉生产基地。位于自治区中部偏东。面积4万平方千米,人口18.7万。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约占68%,辖5镇7乡,县政府驻鄯…

吐鲁番地区辖县。自治区优质葡萄、哈密瓜、长绒棉生产基地。位于自治区中部偏东。面积4万平方千米,人口18.7万。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约占68%,辖5镇7乡,县政府驻鄯善镇,距乌鲁木齐287千米。境内有吐哈油田指挥部、新疆地质一大队和瓜果研究所。(本页根据《中国政区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资料)
鄯善镇县政府驻地。1958年建镇。面积约149.6平方千米,人口2.2万,其中维吾尔族约占53%。312国道从镇中穿过,辖6个居委员会(按序数命名)和西巴扎一村、西巴扎二村、巴扎村、菜村、铁提尔5个行政村。
七克台镇1959年成立火箭公社,1979年更名七克台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撤乡建镇。位于县城以东,距县城31.5千米。面积3792平方千米,人口1.7万,其中汉族约占53.7%。兰新铁路、312国道过境,辖巴喀、台孜、库木坎、七克台、 亚喀坎、南湖、热阿运、黄家坎8个行政村。古迹有唐代赤亭守捉城遗址,俗称鞑子城。
连木沁镇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1978年更名连木沁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撤乡建镇。位于火焰山北麓,县城以西,距县城21.8千米。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2.8万,其中维吾尔族占87.3%。兰新铁路、312国道过境,辖连木沁、连木沁坎、阿斯坦、库木买里、尤库日买里、曲王克尔、阿克墩、汗墩夏、汗都克尔、苏克协尔、汗都坎、霍加木阿勒迪、艾斯力汗都13个行政村。古迹有耶特克孜古墓群、烽燧台。
鲁克沁镇1959年建卫星公社,1964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78年改称鲁克沁公社,1984年设镇。地处火焰山南麓,位于县城西南55千米。面积约40平方千米,人口2.8万,其中维吾尔族约占90.6%,辖巴扎、三个桥、吐格曼博依、道来提巴格、硝尔哈纳、托万买里、其那尔巴格、阿曼夏、赛尔克甫、艾格孜、迪汗苏、英夏买里、萨克尔13个行政村。古迹有清乾隆年间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王府遗址,俗称“王爷台”。
鄯善火车站镇是兰新铁路进入新疆的第二大站。1984年成立鄯善火车站镇。地处天山南麓,位于县城东北38千米。面积约42.7平方千米,人口2万,其中汉族占97.1%,辖7个居委会(按序数命名)。
达朗坎乡1964年从卫星公社析出成立前进公社,1978年更名为达朗公社,1984年改达朗坎乡。位于县城西南68千米。面积1125平方千米,人口1.4万,其中维吾尔族约占90.1%,辖乔亚、拜什塔木、赛子坎、玉旺克尔、 洋布拉克、英坎6个行政村。古迹有清代鲁克沁王别墅(大凉棚)一处。
辟展乡1959年成立东风公社,1978年更名辟展公社,1984年改乡。面积2400平方千米,人口2.2万,其中维吾尔族约占83%。兰新铁路、312国道过境。柯柯亚河流境,辖东湖、小东湖、马场、乔克塔木、克其克、树柏沟、兰干、英也尔、柯柯亚、库尔干10个行政村。古迹有三十里大墩烽燧台一处。
吐峪沟乡“吐峪沟”系维吾尔语译音,意为“不通”。1959年成立红星公社,1978年更名吐峪沟公社,1984年改乡。地处火焰山南麓,位于县城西南46千米。面积2000平方千米,人口2.1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0.8%,辖英买里、洋海、吐峪沟夏、麻扎阿勒迪、 英尤库日买里、苏贝希、泽日甫坎、碱滩坎、麻增坎、潘家坎、同甘坎、火焰山坎12个行政村。古迹有吐峪沟千佛洞,春秋战国古墓和伊斯兰教圣地之一阿萨吾力开斐麻扎(拱拜孜),还有明万历十六年(1588)开凿的吐于胡坎儿(井)、泽日甫坎儿(井)等。
迪坎乡1984年由达朗坎乡析出,成立迪坎乡。位于县城西南58千米。面积约15000平方千米,人口0.6万,均为维吾尔族。辖迪坎、坎儿孜库勒、托特坎、玉尔门、也扎坎5个行政村。
东巴扎回族乡1953年成立东巴扎回族自治乡,1958年为东风公社第六大队,1984年恢复原民族乡建置。位于县城以东,距县城1.5千米。面积约19平方千米,人口0.3万,其中回族占63%,辖前街、塔乌、后梁、艾孜拉4个行政村。古迹有清代东巴扎清真大寺一座。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