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道不尽的英雄气!这么多雄安地名都和他有关

中国故事库

雄安之美,首在历史人文,厚重壮烈,可歌可泣。容城三贤至今闪耀着道德的光芒,雁翎队大抬杆痛击日寇……雄安儿女对家国对社会的情怀和对苍生万物的大爱,在历史危…

雄安之美,首在历史人文,厚重壮烈,可歌可泣。容城三贤至今闪耀着道德的光芒,雁翎队大抬杆痛击日寇……雄安儿女对家国对社会的情怀和对苍生万物的大爱,在历史危急关头的挺身而出,在文化长河里激起了美丽的浪花,生动地诠释着雄安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壮士之举,值得敬仰;壮美之地,值得期许。这个国庆假期,就让我们走进雄安厚重的历史人文吧!

浩瀚的史书告诉我们,杨六郎把守的三关口就在雄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杨家将忠烈千秋的故事,在雄安人民当中流传得最为广泛。

宋辽古战道景区内伫立着宋代名将杨延昭的雕像。王永康摄

战功赫赫的杨六郎

史书载,杨六郎,名延昭。曾任宋代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后任雄安一带的最高地方长官兼军事统帅。杨六郎在边关二十多年,辽兵屡次兴兵犯境,都以失败告终。白洋淀的军事功能被杨六郎发挥到了极致。杨六郎大摆牤牛阵,杨六郎巧设骒马阵,杨六郎撒豆成兵、撒盐成兵、撒灰成兵的传说,让雄、容、安,三关口这些地名尽人皆知。

在当年杨六郎把守的三关口外,后人曾经一次挖掘出四十万枚箭镞,可以想见当年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是多么壮观和残酷。

史书上说,杨六郎后来就病逝在雄安三关口一带。朝廷派出了使臣专门护送杨六郎的英灵归葬,“移灵时,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但是在民间传说中,以杨六郎为代表的杨家将永远不会离开雄安这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热土。

宋辽古战道。

杨六郎的故事传说

雄安三关口的民间故事中说,杨六郎离开三关口一带的时候,把自己心爱的亮银枪投在一口古井里,那口古井就叫“杨六郎投枪井”。倒马关的六郎碑,三关口的六郎刀枪架,杨六郎与晾马台,杨六郎与烧车淀,都是忠义仁爱的杨六郎和雄安人的生死相守。

最令人心头一热的传说故事,是“杨六郎与饮马河”的故事。故事说的是 :杨六郎与敌交战数日,人困马乏,回到安州一带,向一户人家讨水喝。没想到,为不给敌兵饮水,村里坚壁清野,人们把水井都填埋了,这户人家生活困顿,只有一个瓦罐里还留有一捧泥水,老夫妻把它端给了英雄杨六郎。六郎没舍得喝,把它端给战马饮用。战马通人性地喝过水,一路用蹄子踢刨着向南跑去。战马一路奔跑 , 甘泉一路涌出,继而奔腾不息,最终为这里的老百姓找到了一条饮马河。人们向河流源头找去,只见杨六郎和他的战马雄赳赳气昂昂地站立在那里。于是,人们顶礼膜拜,齐声赞唱。

宋辽烽火纪念馆。王永康摄

雄安人民心中的守护神

杨六郎,雄安人民心中的守护神!雄县、容城、安新一带的民间音乐会也多有《杨家将》《吊古战场歌》《穆桂英点将台》的曲目流传。而在千百个星罗棋布的雄安的村庄和遗迹里,“校兵台”“军粮城”“马棚淀”“皇草庄”这样的村名、地名更是比比皆是。

在雄安周边地区,流传着“马棚淀的水喝不得,多少年都有一股马尿味”的传说。在雄安及周边地区,稍微深一点儿的用土区和建设工地,不止一次地挖掘出大量的马骨和箭镞。

那是暗淡的刀光剑影,那是远去的鼓角铮鸣。传说,总是寄托了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但现实生活中,雄安地区永远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杨六郎和杨家将的忠义千秋之壮举,在雄安人的口口相传里得到了永生,其精神也得以弘扬——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将军,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凯旋家乡。

杨六郎,作为雄安地区的一个英雄形象,永远在雄安古战场上战斗着,永远守卫着雄安人民 ;而雄安人民,更是把杨六郎当作了自己永远的家人、亲人。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