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

中国故事库

认识元代的京城 大抵都是从走进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开始的 如今这里夏木茂盛鸟鸣婉转 让人难以揣摩700多年前的样子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 决定在金中都东北方兴建都城 将这有外城、…

认识元代的京城

大抵都是从走进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开始的

如今这里夏木茂盛鸟鸣婉转

让人难以揣摩700多年前的样子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1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

决定在金中都东北方兴建都城

将这有外城、皇城和宫城的三重城

称为“大都”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

平地创建的街巷制都城

从规划的完整性和面积的宏大而言

在中国和世界古代城市发展史上

都具有重要意义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2

元大都地图

在大都东、西城墙的中间一门之间

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

等分全城为南北两部分

北半部在东西中分线上建鼓楼和钟楼

其间连以南北向大道

形成全城的几何中轴线

元大都所建立起来的城市格局

基本奠定了北京城如今的格局

漕运的发展,推进繁荣的商业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3当时的鼓楼北面的中心阁

是全城的中心

其西南的海子

也就是今天的后海、积水潭

则是大运河的水运终点

在这个周围

特别是鼓楼和钟楼一带

形成繁华的商贸中心

附近也布置了一些中央和

大都的地方官署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4游牧民族依水傍草而居的习惯

让他们尤其重视水系的发展

元代疆域广大

陆道早已通畅无阻

继而在金代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漕运

当时不但在国内运输方面十分发展

甚至发展到国外贸易

出口商品种类有

纺织品、日用工艺品、矿产品和药材

以及元朝瓷器、漆器等等

运销全世界

由此可见

元代的商业发展是非常繁荣的

元代是由蒙古人建立的

有一项特别的特征,那就是“重商”

这种“重商”观念对中原地区

“重农抑商”传统形成了一次强大冲击

元代青花瓷,瓷器时代新高度

中国陶瓷自发明的那天起

品种不断增加

唐宋时期,中国陶瓷攀上了一个高峰

所有的陶瓷体系都是各领风骚

但是元青花的出现一统江山,君临天下

景德镇的“霸主地位”

七百多年来无法撼动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5

元青花 鬼谷下山 大罐

有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作品

曾在2005年7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中

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

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

创下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

最高成交价

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及

中国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在2015年估价达到了1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6元代青花瓷之所以这样昂贵

也与“物以稀为贵”有关

比如提到的“鬼谷下山”的作品就是

目前世间仅存的八件同类古董之一

元青花存世量极小

“上得了台面”的作品

也差不多只有400件左右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7此外,烧制方式也有所突破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采用了

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主色调以蓝白为主

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

因为蒙古人喜欢白和蓝

而蓝色又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1元朝建立后

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

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

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

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

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

开创了一代中国人的新审美

元青花的题材众多

和其他瓷器多表现

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不同

元青花后期有大量

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

它使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

丰富的绘画艺术更赋予了

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

不可忽略的元代宗教遗址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2元朝统治者忽必烈崇信宗教

尤其是藏传佛教

所以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1271年

忽必烈在大都城西南辽塔旧址

修建了一座大型喇嘛塔——妙应寺白塔

由当时尼波罗国

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的工艺家

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这座白塔八年建成

完工后塔前又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

旧名“大圣寿万安寺”

寺院殿堂一如内廷

佛像、窗壁皆用金饰

只可惜明代1368年被雷火焚毁

仅白塔幸免

除了妙应寺白塔

京城还有很多历史遗址

今天仍可追寻元代生活痕迹

700多年前的北京,元青花瓷如何一统江湖?-3

万松老人塔

西城区砖塔胡同旁有一万松老人塔

万松行秀是元代时期

佛教曹洞宗的高僧

俗姓蔡,于荆州出家

自称万松野老

世人尊称为万松老人。

他深得佛法,又精通儒学

所以受赏赐居在京栖隐寺

直至81岁圆寂

如今万松老人塔

历近千年的风雨侵蚀

仍保存完好

北京双塔寺

不过,也有一些盛景今日无法重现

曾经在西长安街电报大楼前一带

有两座玲珑秀丽、相挽而立的双塔庆寿寺

双塔寺是创建于金代的一座著名古刹

是金朝的庆寿宫

元代改称大庆寿寺

元朝初年

双塔庆寿寺占地面积颇大

东从现在的府右街

西到如今的西单横二条

北到力学胡同

南到现在的西长安街

寺中双塔的位置则矗立在

整个寺庙的西南侧

也就是现在的西单图书大厦前

马路中间的位置

两座秀丽之塔是两位海云和

可庵高僧的灵塔

元代忽必烈崇尚宗教

用以安抚人心

海云和尚归顺并受到最高礼遇

十九岁来京主持庆寿寺

被封为国师,通领全国佛教

他受到的重视程度

甚至让忽必烈为了保留双塔庆寿寺

而南移了城墙

这曾经的盛景

如今只可出现在

老照片和老人的记忆里了

藏在元代文物中的文化密码

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提及对元朝城市居民的观感——

“他们完全以公平忠厚的品德,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他们彼此和睦相处,住在同一条街上的男女因为邻里关系,而亲密如同家人。”

元代商业繁荣、人民富足

从很多文物展品中都可看到

元朝的统一带来了文化上的多元融合

多民族的友好互通

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平民的东西

体现出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

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景德镇窑青白釉褐彩荷叶形盖罐(左)、景德镇窑青白釉磨(中)、景德镇窑青白釉乳钉刻莲纹三足炉(右)

贵族物品,做工精美,巧夺天工

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龙泉窑青釉释迦牟尼佛坐像(左)、景德镇窑青花鸳鸯戏水玉壶春瓶(中)、景德镇窑青白釉僧帽壶(右)

在博物馆的文物面前

可以实现“古与今”“残破与完美”的别致对话

时空中也仿佛形成了震撼灵魂的魅力

想读懂元代的京城

从走进首都博物馆开始吧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