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7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来,隆德县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有利时机,加强地名管理,加快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积极开展“千年古县”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隆德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地名文化遗产丰富,保留了难得的古县文化遗产。宋代开始,隆德设立稳定的县级行政建置。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筑笼竿城,又叫陇干城,即今日隆德县城,距今1004年。建城时,因军事形势需要,该城驻重兵,设知城事。宋金史料记载,知城,从七品,其设置公使皆与县同,其地位相当于知县,以辖属境内各堡寨,处理军政、民政事务,“隆德”之名,则由笼竿城、羊牧隆城、隆德寨延续而来。笼竿城、羊牧隆城、隆德寨,均属县级军政合一机构。
2014年5月,隆德县成立了“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领导小组,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对本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调研,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实地踏勘,撰写了《隆德县地名文化调查报告》。自治区民政厅组织专家对隆德县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并提出意见建议。2017年3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专家对隆德县地名文化遗产申报进行调研,针对申报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隆德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逐一修改、补充、完善,争取早日通过评审认定。
同时,有序推进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撰工作。按照自治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工作的通知精神,隆德县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工作自启动以来,参编人员共同努力,图录典志编纂进展顺利,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完成《隆德县标准地名图》、《隆德县标准地名录》18万字,《隆德县标准地名词典》40万字,《隆德县标准地名志》50万字。下一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邀请文化名人和地名专家对图录典志送审稿再次进行评审,总结工作经验,强化工作推动与落实,力争《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