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政、公安部门在标准地名地址工作的协作配合,推动各相关地名使用单位应用标准地名地址,7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召开全市标准地名地址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会议推广了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提出了试点地区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4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赤峰市编排设置楼门牌号码实施方案》,市民政、公安部门按照要求集中对市中心城区及旗县政府驻地所有街路巷和建筑物楼门牌号码进行了编排和设置,推进了赤峰市标准地名地址管理工作,提高了地名地址管理水平。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民政部门突破性地完成了城乡地名标志和门户牌的设置工作。共设置城乡地名标志牌和门户牌162万余块,填补了长期以来农村牧区地名标志和户牌设置的空白,采集的门户牌数据和公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今年4月,市公安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全市标准地址查漏补缺工作实施方案》,对漏登、新建、拆迁、变更的街路巷名称、建筑物门楼牌号码进行查漏补缺,全市标准地名地址信息进一步完善,公安、民政联合开展标准地名地址工作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入。
会议结束后,各旗县区公安局户政部门和民政局区划地名办主要负责人到红山区昭乌达小区进行了实地观摩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