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
境内太保山,原名松山。明成化年间,永昌人(其祖籍为湖北武陵)文澍进士及第后曾任过“七寻太保”,后连续改任四川重庆府知府、贵州思南知府。因其为人“朴而理,忤时贵”而得罪朝廷,后退居祖籍之地武陵。两年后专程回保山修葺祖坟(据说祖坟就在太保山),不久又回祖籍之地武陵(一说从官位上退下来后曾归居松山)。当地人感其“虽为高官,却不忘祖先”之孝德,遂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将松山以文澍曾任官职“太保”之名代之。太保山之名从此在民间广泛传开。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永昌改设县治时,因其名与安徽永昌县重名,于是将城内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为县名。“保山”一名即始于此时。
腾冲隶属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腾冲一名始于《旧唐书》、《新唐书》,亦作“藤冲”“藤充”,腾冲属于腾越大地的核心地带。“腾越”,亦作“藤越”,亦首见于唐时。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
1954年9月11日,设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4月29日,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改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