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因境内的元江(红河)而得名
文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市较早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置郡县时就已纳入牂牁郡,进桑二县辖地。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另设贲古县时,县境西部归属贲古县。东南部为梦都、进桑二县地。县名从《易经》的“贲”和“大畜”二卦推演而得,即“取诸贲而得文之源,取大畜而知山之固”,改名文山县。
普洱市别称思茅,是云南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数百年来以“普洱”二字出名,云南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种植茶树的民族,普洱茶的名称,也和该民族先民的名称有密切关系。在云南有个叫“普洱”的地方,在唐宋元明时期,名为“步日睑”、“步日部”,到清代时才叫“普洱府”,而茶名却在清代前已称“普茶”。
远在唐代,南诏已于今思(普)茅(洱)地区设银生节度于银生城(今景东县),普洱设治,名“步日睑”,宋代元代时期,称“步日部”,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
2007年思茅市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普洱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西双在傣仂语里意思为十二,版纳是一种田赋单位,意思是合并土地,也可以是:“一千块田地”或者是“十二个坝子”。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
“大理”一词来源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礼”与“理”谐音,为“大治大理,以礼治国”的意思。“大理”一词最早见于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建立的“大理国”,“大理”开始以国号的形式出现。“理”与“治”同义,“大理”乃是“大治”的意思。此后,“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