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因“奉公守节”而得名,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众多历史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地名,是一个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近日,该县以政府名义出台《奉节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全面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历史地名文化。
第一,积极认定和申报地名文化遗产。一是成立地名文化遗产申报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论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地名文化属性,突出奉节历史文化特征、诗·橙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二是积极申报奉节千年古县,同时精选2-3个镇和3-5个村申报千年古镇和千年古村。三是筹建奉节县地名文化博物馆,铸造、陈列地名文化地理实体仿真模型,保存地名文化资源,充实、丰富文化属性,展现奉节文化,讲好奉节地名故事、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第二,科学编制地名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地名专家组“智囊”作用,分别编制城区、乡镇地名规划。一是结合城区实际,在地名命名、更名中,着力三马山(西部新区)地名的诗·橙文化规划、宝塔坪(草堂工业园区)地名的三国文化规划、兴隆旅游新城地名的旅游文化特色规划。二是乡镇结合本地地理、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和城镇性质、发展方向等要素,规划具有地域特色、兼顾文化遗产保护的地名景观,保护优秀地名资源。
第三,严格规范新生地名管理。一是严格地名命名、更名程序,研究出台《奉节县地名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随意命名地理实体的清理和地名标准化处理,审慎稳妥开展地名命名、更名。加强新生地名指导和管理,确保地名命名、更名不偏离总体规划。二是优先使用反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地名,体现时代性和地域文化特点,提升新生地名的文化内涵。三是深入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净化地名文化环境,发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
第四,开发各类地名文化产品。一是成立地名文化开发课题组,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属性,建立和出版“一个库、两本书、三张图”,即建立奉节县文化地名数据库;编撰《奉节县地名志》、《奉节县地名工具用书》;出版奉节县行政区划图、乡镇行政区划图和村(社区)区划图。二是打造系列文化产品,建设地名网站、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平台、推广手机客户端(APP)导航、电话查询、电子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展示地名信息和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形象。
第五,营造地名文化保护氛围。积极搭建地名文化活动平台,开展地名文化展览、地名故事征集等活动。并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开设专题、专栏,宣传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