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古夏村:八百年建村史 三百年香火龙传承

中国故事库

广东省韶关仁化县扶溪镇有个古夏村,虽然在偏僻粤北山区,但这个李姓(全村90%为李姓人家)村庄非常不简单。他们是唐朝名将李晟(727-793)后裔,南宋时为了躲避元兵来此建村。 李晟…

广东省韶关仁化县扶溪镇有个古夏村,虽然在偏僻粤北山区,但这个李姓(全村90%为李姓人家)村庄非常不简单。他们是唐朝名将李晟(727-793)后裔,南宋时为了躲避元兵来此建村。

李晟第十七世孙李谟同民族英雄文天祥既是同榜进士,也是交谊深厚好友,后带兵镇守广州同元兵作战,1277年城破被俘,拒绝投降被杀害。其子李襄携母来到粤北避居,建立古夏村,成为一世祖,至此已经有738年了。

古夏村民是名门名将之后,历代注重文化、道德与民族气节教育,在元人统治时期,他们拒绝同元朝合作,不做官只为民。明朝以后这个家族后人开始走出大山,考取功名,报效国家,不仅有多人在朝廷做官,仅明清两代被敕封为贡士、文林郎、儒林郎以上就有六十多人。

这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有很多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其中“禾斋”节是村里重要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村民要戒斋三天,只食素食,同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感谢上苍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禾斋”节其实是一个感恩的节日,对于古夏村民,它比春节都重要。

“禾斋”节的前一天晚上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巡游“香火龙”。这种传统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整个“禾斋”节的重要内容。

相传有一年稻谷大丰收,高兴的村民用稻草扎起了一条几百米长的香火龙,全村人参与舞动,龙头到了村口,龙尾还在祠堂内,浩浩荡荡巡游到深夜,从此香火龙深入人心,成为“禾斋”节的重要项目。

现在扎的草龙一般有十五米长,这位老先生已经84岁了,他十几岁开始扎香火龙,已经有七十多年。老人在村里德高望重,每年都负责草龙的扎制、祭祀和首香点燃。

整个草龙要插满香火,并在舞动前点燃,但插的香火不能是单数,今年放置了1266只燃香。不仅扎制的师傅们点燃香火龙上的燃香,村民与游客也都上前参与了香火的点燃,这样可以给自己去掉晦气,带来好运。

舞香火龙要在晚上进行,据说舞了火龙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整个舞龙要经过全村的大小街道、每户人家,把各家的“妖魔鬼怪”以及晦气和不祥都吸附在火龙身上,最后燃香尽也就点燃火龙将晦气带走。

整个香火龙由六七个健壮村民负责舞动,其中龙头有几十斤重,是要有把子力气才成。

舞火龙先在村里祠堂开始,已经有不少村民和游客等待观看,这一刻人们都很激动,一年的劳作迎来了稻谷的丰收,“禾斋”节是村里最期盼的节日,此刻有理由高兴一番,庆祝一下。

香火龙游完了村庄,又来到了田野上,欢快的村民一路跟随,人们沉浸在深深的喜悦之中,送走一个丰收的季节,企盼下一个风调雨顺日子到来,这里的村民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着。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