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淄博市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观摩推进会在沂源县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地名普查办两次培训会议精神,听取各区县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进展情况汇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地名普查办成员、各区县地名普查办主任及工作人员共29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淄博市各级普查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普查内容齐全完整,质量控制符合要求,普查数据全部入库,共完成地名普查33132条、拍摄多媒体照片50272张、电子地图标注32563条,顺利通过了国务院和省普查办组织的检查验收,为实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
会议强调,根据计划安排,在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释文编纂的同时,年内还要完成省典采词工作。各区县要认真总结前期普查工作情况,深入查找不足和薄弱环节,全力以赴做好词条释文编撰、审核、上报工作;要结合实际,统盘考虑,严密组织,制定详细的任务配档表,切实解决以往地名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前松后紧、赶进度等问题,着力打造地名普查精品工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层层压实责任,发挥好专家组的作用,做好释文审核工作,确保质量进度。
会议要求,编纂地名图录典志,是地名普查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各级领导和普查机构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大力弘扬“艰苦奋斗、高度负责、勇攀高峰”的“一普”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加强督导,按时完成地名文化丛书编纂出版工作。一要坚持最高标准。严格按照“统一编纂机构、统一体例框架、统一装帧设计、统一尺寸规格、统一序言内容、统一领导署名、统一进度质量”的指导原则,牢固树立“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和“一切工作都往前赶、往实里抓、往细处做”的工作思路,发扬“5+2”、“白+黑”精神,尽快形成一批高品质的地名文化成果。二要落实最严措施。要落实经费保障,积极争取本级经费支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管理普查专项经费;要落实人员保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能力水平;要落实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细化保密制度规定,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三要确保最优效果。严格按照省普查办的安排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到人,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有序推进转化工作开展。突出抓好优秀传统地名的传承与保护,持续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创新应用“互联网+地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地名公共服务的领域和空间,保证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