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地名“大、洋、怪、重”乱象及地名管理不规范问题,贵州都匀市组织本土地名专家多次进行调研论证,对全市地名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式的排查梳理,着力推进都匀市、都匀经济开发区的科学统筹规划建设,依法规范地名管理工作。
近期,根据《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都匀市(都匀经济开发区)地名(路名)命名(更名)工作的通知》及黔南州督查督办局《关于对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地名(路名)命名(更名)工作进行督办的通知》要求,都匀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并征询专家组意见,形成了初步意见,于2017年11月1日向州政府作了专题报告。
针对文史专家梳理、甄别发现的该市路名(地名)缺乏统筹,都匀经济开发区、都匀市主城区出现“两张皮”,地名命名与“山水桥城、毛尖茶都”的城市定位不统一,不协调等问题,根据都匀市现有道路及城市地名现状,本着“传承、保护与发展并重,新区、老城和谐共生,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原则,都匀市拟按照“横向为水、纵向为山、内外为史”的原则和“三步走”的步骤,制定整改清单,修改完善命名方案,征求社会各界对都匀城区道路、街巷命名意见,邀请都匀市地方文史专家等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讨论都匀市(都匀经济开发区)城区地名(路名)命名(更名)工作,并于本月底修改完善都匀市道路、街巷命名工作方案,按照程序公示报批后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