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文化传承”别光在地名上做文章

中国故事库

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亮相合肥一家书店,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rdquo…

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亮相合肥一家书店,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徽州改名黄山”的亲历者与见证者、黄山首任市长崔之康首度发声支持:“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我们必须下决心改过来,而且越早越好。”黄山市民政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更改市级名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民政部门,将深入调研,尽早提出建议。

千年徽州的历史底蕴毋庸讳言。经济上,据学者披露,自明朝中期至清乾隆末年的300多年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涉及行业与资本总量,都曾高居全国各大商人集团的首位。近代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的发达,更是植根于“贾而好儒”的徽商传统。文化上,宋明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徽州,所以,徽州也被誉为“程朱阙里”(即程朱理学发端之地)。其他,如“徽派朴学”、“徽派建筑”、“(徽州)新安医学”等都曾在历史上独树一帜。甚至“安徽”之所以得名,也是因为取“安庆”、“徽州”两地的首字而成。

不过,以上种种能说明什么呢?恐怕只能说明,当初将徽州改名为黄山市是如何的轻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徽州改名为黄山市有两个背景:一是,当时正值全国各地“撤地改市”的大潮,原本代管黄山县级市的徽州地区被撤销,由地级黄山市取而代之。二是,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的先导产业,当时处于热潮,刮过一段“改名之风”,如张家界市、香格里拉市等都是这个时候设立的,而徽州改名为黄山市,当年也被视为强化“黄山”这个品牌、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

今天来看,无论是“撤地改市”,还是发展旅游,都不一定非得通过改名才能达成。不顾“徽州”这个已经存在千年的传统名称,贸然改变,说白了,地方官员更多只是出于强化“黄山”品牌认知度的功利考虑。

当初草率地将徽州改名为黄山市,固然不妥。那么,如今将黄山市复名为徽州,是否就理所应当呢?恐怕,也没这么简单。不妨举两个类似的例子。一是,2010年12月9日,湖北省襄樊市宣布正式更名襄阳市。这一个字变动背后,是多大的社会成本呢?据2011年1月8日《华商报》披露,虽然只是襄阳更名,可全国是一盘棋,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省、市、县、区地图的改版重印,市、县、区、乡、镇、村所有单位公章、财务章,检查、核定、证明、记录等各类印章的变更,标牌、标记、牌匾以及各类户籍、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的变更,机关、企业公文纸、红头文件纸,以及单位信笺等带有“襄樊”字头的印刷品都要废弃重印。其中,涉及修改各种地图、公章、证件、招牌这一块产生的成本,就达1亿元以上。二是,2009年,石家庄市改名风波也曾一度被热炒。其后,石家庄市相关负责人专门就此回应媒体说,“据有关专家估算,若更改石家庄市名称,废旧换新,没有10亿元人民币是完不成的,而不可估算的经济损失还要远远大于此。”

敬畏文化,敬畏历史,很多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既然如此,在涉及像“徽州”这样传承了千年文化记忆的地名时,当初根本就不应轻率变更。但是,已经改名并沿用了30年后,如今若是又要复名,恐怕更要慎之又慎。且不论由此产生的巨大成本由谁负担?就像有网友指出的,“黄山”作为一个地级市名称,已存在近30年,很多年轻人是在“黄山”之名下成长的,对他们来说,对“黄山”同样有一种文化情结,对于历史记忆和当下记忆,何必厚此薄彼?说得更远一点,“黄山”改回“徽州”,是不是哪天也可以“把西安改回长安”、“把沈阳改回清朝时的盛京”、“把北京改回北平”?

说到底,地名只是一个符号,“文化传承”别光在地名上折腾。“徽州文化”的底蕴从何而来?来自于“二程”、朱熹这些文化巨人杰出的思想创造,来自于一代代徽州商人拼搏奋进、筚路蓝缕的进取。这些才是“徽州文化”的内核,也是“徽州”这一地名得以光大的原因。今天,如果非要说“传承”,应该传承的,显然应该是“徽州文化”中实实在在的精神内核,而不是纠结于一个名称的外壳。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