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瑞安市中西部,南朝齐梁间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于此,并因此而得名。
据书载,陶弘景是南朝人,出身官宦世家,幼年学孔孟之道,十七岁学问就很出名了。但在动乱的南北朝时代,他只做了个六品文官,很不得志,后来辞官退隐茅山。他经永嘉至瑞安,在这儿隐居下来。他写的《真诰》是道教上清派的教义和历史,他写的《本草经集注》是一部药典。他深得梁武帝器重,但屡请不出。梁武帝碰到什么军国大事,每每向他咨询,因此称“山中宰相”。有一次诏书问他:山中到底有什么恋住你?陶弘景回了一首诗:
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堪自怡悦,不可持赠君。
传说陶弘景隐居在福泉山中,白天采药,夜里编写药书。梁武帝晓得了,就派一名将军带几个士兵到福泉山请陶弘景回朝。将军最终没有把陶公请出山,当他下山到山脚才发现,留在山脚的士兵一个也不见了。一打听,才知道他上山才一日,世上已经过了一百多年,那些士兵的子子孙孙传了好几代,旺成两个村庄了。将军觉得有负帝王信托,长叹一声跳入深潭,这个潭就叫“将军潭”。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