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的银匠山原先叫做龙头山,传说为东海龙王的儿子敖青降服濩泽湖怪后,因留恋当地美景而所化。一天,玉皇大帝急招太上老君,说人间有正义之师正遭磨难,如不及时救助,恐有全军覆没之险,务请火速下界,在濩泽北部的龙头山设法救援。于是太上老君来到龙头山下的町店村,人们看到了这位陌生的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神采奕奕,银须飘飘,一副道骨仙风。特别是他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显得格外炯炯有神。老人来到芦河边,面南而立,隔河遥望龙头山,久久不动。好事者正要上前问讯时,眨眼间,老人飘然不知去向。
过了几天,当地的牧羊人发现龙头山的半山腰兀然而起的一座茅草屋,神秘的老人安住其间。但无人知道老人吃些什么,忙些什么。时间长了,人们才渐渐推测,老人是位银匠,一辈子靠炼银为生,云游四方路经此地,发现龙头山下有银矿,便在此炼银度日。仅此而已,其他情况,便无人知晓。
不久,从外面传来消息说,有一个率众造反的李闯王,杀富济贫,开仓济民,对百姓秋毫无犯,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已率领起义军来到了濩泽地面。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闯王的队伍悄然登上龙头山安营扎寨。几天前,他们刚与官军进行了一场恶战,结果虽然是起义军获胜,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休整队伍,以利再战,他们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李闯王看中了龙头山这块好地方,便决定在此稍作休整,然后再图大计。
此时,缺粮少饷的问题正让闯王大伤脑筋。起义军杀富济贫,均田免粮,乃正义之师,决不能向百姓征收一颗粮,也决不能做出冒犯百姓的事情。可是,到哪里去筹集粮饷呢?没有粮饷如何成就大事呢?正当李闯王独坐大帐一筹莫展之时,忽然一军卒来报,说有一位老人求见。闯王忙令有请。老人一入帐,未等闯王问话,便抢先说:“听说闯王正为军中缺少粮饷发愁,老朽不才,愿替闯王解除燃眉之急。”闯王闻言一惊:“你从何听说?又如何救急?”老人并不回答,只是用手一指,便听到“轰隆”一声巨响,一缕白烟漫过,闯王身后立刻现出一个山洞。闯王又是一惊,转身望去,只见洞中银光闪闪,里面整整齐齐排放着一锭锭透着银光的大元宝。李闯王喜出望外,双手捧着元宝,热泪滚滚而下,待他控制自己的喜悦,回头感谢老人时,眼前的老者已不知去向。
闯王得到援助后,军心大振,连连取得胜利,最终打进了北京,成就了帝业。而“银匠助闯王”的故事,也像长出了翅膀,飞出了芦苇河,飞遍了太行山。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始终未曾透露姓名的老银匠,就把龙头山改称为“银匠山”。
据说,银匠山下确实有丰富的银矿,每当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人们还能在月光下看到漫山遍野的点点银光。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