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团山寺镇附近有一户姓陈的人家,夫妇二人,都有了四十多岁,才得一子,取名望生,中年得子,很是高兴。夫妻二人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尽管家中贫寒,有饭让儿子先吃,有衣让儿子先穿,一家三口过着极其平淡的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望生十四岁时他父亲帮别人在秦克湖打鱼时,不幸落水淹死。母子遭难,痛不欲生。在众乡邻的帮助下,将死者入葬了。
从此,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十四岁的望生很懂事。每天总脚不停手不住的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女人毕竟难比男人,生活的担子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日子长了,终因劳累过度,望生娘得了吼病就是哮喘病。望生每当看到母亲发病时的痛苦,心中好似刀绞。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学会干活,一定要想方设法治好母亲的病。
小望生勤劳、勇敢、聪明、诚实。很快他学会了烧火做饭、洗衣喂鸡,挑水劈柴等家务活。母亲从地里回来,吃着儿子做的饭,连连夸奖: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为了替母亲治病,望生四处求医问药。只要有能治吼病的偏方,都不辞辛苦的去找,去求。众乡亲邻里见望生小小年纪,就这 样体贴大人,是个孝子,都纷纷地帮助她,可是,母亲的病虽经多方面的诊治,却难以治好,望生心上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一天,望生清早起来去寻草药,在路上遇着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郎中。老郎中见望生在路边就问:‘’你在草里找什么东西呀?”望生很有礼貌地答道:“老爷爷,我找草药为母亲治病。”老人很惊奇, 这小孩子也能认草药替母亲治病。便问道:“你能认药,就知道你母亲害的什么病罗?”
“老爷爷,我母亲害的是吼病。”
“呵,是吼病!你能带我去看看你母亲的病吗?”望生求之不得,忙带老郎中回家给母亲看病。
老郎中看完望生娘的病后说:“你得的是一个罐子病,很不容易治断根。要是能弄到一种省钱、省事的常备药,用在发病时,减 轻此痛苦就好了。”
望生急忙哀求道:“老爷爷,到哪里去找这种药呀?”
老郎中沉思一会言道:“这种药稀有,你母子二人无法找到。”
“老爷爷!您说在哪里,我一定能把它找到。”
老郎中说:“离此十五里有座六虎山,山上有一种白果树苗,很稀有,如能把它找到,移栽到门前,三月之内便能结出白果,用白果熬汤喝后,能止咳平喘,减轻病人的痛苦。但这白果树苗要在每月的头一个三六九日(即初三、初六、初九)半夜子时才出现,这三天没有月光,当见到一朵圆形的白花时便是。去早了不行,去迟了也不行。”老郎中说完便告辞而去。
望生母子昕了老郎中的一番话后各有各的打算:望生是下定决心要到六虎山找白果树苗。母亲则怕儿子发生意外,坚决阻止。 九月初三夜晚,望生偷偷出门,往六虎山上而去。几日前他就向人家打听了六虎山的路程方向,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六虎山脚下,找不到上山的路,东一转,西一转,好在山不十分高,还是到了山顶。这时望生听到山下鸡叫,知道子时已过,他当即决定,我今天要把整个六虎山走遍,摸清方向,找准路线,初六再来。
第二天早晨望生的母亲正倚门盼儿归。望生回来了,母子见面欣喜亲切,母亲说:“儿呀,你一夜不归,为娘牵肠挂肚的想你。”
“妈!没事!我上六虎山摸路线,这不是很好地回来了吗?到初六那天,我还上六虎山,您放心,这回是熟路,山上我也熟了,您在家不要担心我。”母亲只得默允了。
到了初六,望生又二上六虎山,可惜他一夜都未发现圆形白花,只得失望地回到家里。但他没有灰心,决定初九再来!
初九这天,望生中午就离别了母亲往六虎山去了,他盘算着,今天找不到白果树苗,就要等下月了,因此,他赶早上山,对山崖、 山凸,山梁……细细地搜,天黑了,他振作精神,睁大眼睛,等待子时的来到。当刚要接近子时,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望生被风吹得几乎站立不住,大雨淋得他像一只落汤鸡。漆黑的天,伸手不见五指。为了找到白果树苗,望生没有畏惧,坚强地站在风雨中,一双小眼,在黑暗中四下探视。望生借着一道闪电光,突然发现左山头出现了一团白光,他立即奔了过去。在那个山头的岸缝里确实有一支圆形白花的树苗。这是白果树苗!望生欣喜若狂,急忙从怀中取出铲刀,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挖起来。小望生揣着小树苗在黑暗中摸索下山,经过半天一夜的艰辛劳动,加上风吹雨淋,饥饿寒冷,他体力支持不住了,一走神,便滑下山坡。
第二天中午天晴了。望生从山脚下的草丛中醒来,只觉左腿焦疼,一看还在流血。这时,他顾不了伤口,伸手摸向怀中:小树苗还在,这才放心下来,爬起来一步一步地拐着回去。
傍晚时,望生几乎是爬着回到了家里,他的母亲一见满身是泥的儿子倒在门前,泪眼模糊,泣不成声,急忙抱起望生进屋,喝了一碗热姜汤,望生醒过来了,他用手指着怀里说道:“妈妈,白……果树……苗……找到……了。”母亲从他的怀中取出小树苗,望着躺在床上的望生,百感交集:“儿呀!菩萨保佑你成功了。”母子二人含泪一笑。
第二天,母子二人把白果树苗端端正正地栽在自家的大门前。 从此,望生精心培育小树苗,盼望结果。
转眼到了腊月,小树苗真的长高了,按老郎中说的,三月结果。果然灵现了,树枝上挂着算盘珠子大小的白果子三四枚。这时正是母亲发病期,望生按老郎中的交待,用白果熬汤给母亲喝,还真的止咳平喘,大大地减轻了母亲的病痛。望生看到母亲平静的容颜,心中热乎乎的。白果,真是灵丹妙药。
翻过年来,到了阳春三月,白果树已长高六尺余。绿叶成荫,果满枝头。这时,远近乡邻都早已知道望生门前的白果可治吼病。 因此,不少吼病患者前来向他求药。望生母子对来求药的人总是有求必应,不取分文。
乡亲们都说,陈望生是个大大的孝子,孝义可嘉。
数十年后,望生母亲八十岁寿终。望生终身未娶,守着白果树,为远近吼病患者提供白果平喘,做了很多好事。后来望生死 了,人们为缅怀这位孝义好人,将他的住房改建成一座庙,庙中供药王菩萨。还为他立了一个牌位,这座庙就叫白果庙。
现在,白果树已没有了,白果庙虽经过无数次的拆、修、改,今天仍然存在,2001年还经过了翻修,如今的白果庙仍然香火不断,这里的村名也叫白果庙村。望生寻白果的故事也一直在这一带流传着。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