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山又名大历山,位于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相传此山为舜帝耕作之地,是东至文化之源,历史之根。与尧帝乘船顺水至大历山访舜而得名的尧渡河合称“尧舜文化景区”。
舜是道德修养十分高尚的人,传说,他从小就失去母亲,父亲脾气特别暴,后母心地不善,特别是生了弟弟后,常常无端虐待舜。但舜以德报怨,孝敬二老,善待弟弟。他每天除了辛勤耕作、狩猎,就是练武习文,练就了强壮的身体,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舜的高尚行为和学识,深得尧帝和民众的赞赏,尧不仅把帝位禅让给了他,还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又帮舜筑起粮仓,赐给了大批牛羊。这让后母十分嫉妒,多次想置于舜死地,但舜有超常的智慧,每次都顺利脱险了,不管舜遭到怎样虐待,他还依然善待自己的父亲。
为了给父亲治眼病,他来到淮河岸边,看到一段绵延起伏的山脉,便来到此山,但见山上山下一片荒芜。这便是淮南的大历山了。舜决定留下来教会这里的人们耕地、种粮、植树、打猎。于是,舜开始教村民们干活,起早贪黑教大家翻田耕地,决定改变这里人们艰难的生活。山上山下栽满了果树,种上了花草。他每天向大家传授耕种与收获的知识,又教村民挖井,并在山上建筑窑厂,教大家做砖,制做陶器,在用陶器储满丰收后的粮食。村民们又学会了挖井,便用陶罐打水喝,井水真是又清又甜又香啊!
舜又很快教会了大家到湖里、河里、塘里、沟里捕鱼、捉泥鳅、上山打猎,从此,村民们开始过上了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
在与舜相处的几年里,大家对舜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这里百姓对他依依不舍,便问他是谁?望着送到村口的乡亲们,他才说自己就是舜帝。为了纪念和感恩这位关爱百姓的先帝,村民们把大历山更名为舜耕山。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