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仓码头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124号,在珠江南 河道东岸,北临珠江白鹅潭,南靠鹤洞大桥。由英国太古洋行于1904年~1908年间修建,供太古轮船公司使用,在20世纪二十年代的广州来讲,是比较完善的仓储码头。
百多年前建立起的十来间旧仓库,如今已成文艺青年聚集地,酒品展销、旅游休闲、特色餐饮之地。夕阳下巍峨的老建筑和沿江的码头带着时光的沧桑,使行走其间的人都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那么,这些古旧的仓库因何而建呢?它们与今天说的珠江上中外商船的大战,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些仓库的建造者是百年前赫赫有名的太古轮船公司,隶属于一度叱咤风云的太古洋行。其实,今天市面上畅销的太古方糖以及太古汇就是由太古洋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说起来,“太古”已经在中国“隐蔽扎根”近两百年了。
说到太古仓的来历,就得提到沙面。沙面的洋行从纸钱洋钉到汽车飞机无所不买卖,这些进口或出口的无数商品,都得靠船运出去不是。太古轮船公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866年,撒缪尔·施怀雅在上海成立太古洋行;1870年,太古洋行在香港成立总行;1881年,又在广州沙面开设太古轮船公司,承接广州与北方各通商口岸的货运业务。直至今天到沙面转一圈,还可以在沙面南街48号找到洋行的办公楼,券廊式建筑,古色古香。
太古轮船公司的业务发展得十分迅速,1874年,它还只有6艘船,到1892年,短短20年间,就增至29艘,后来更增至近百艘之多。太古轮船公司开辟的航线遍布大江南北,多达20多条,以广州为起点的就有4条,分别从广州开往上海、天津、山东青岛与辽宁牛庄。太古仓正是太古公司为货物存储而专门建造的,10多间高大巍峨的旧仓库见证着太古轮船公司执老广州“外资航运之牛耳”的一段故事。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