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山名胜旅游区”是琼州百景之一,位于海南省澄迈县文儒镇。其主要景点济公山原名石栏岭,又称吊鼻岭,因一巨石酷似济公活佛而得名。从海口至琼中中线高速文儒出口处右前行3公里即可到达。这里峦峰叠翠,风貌独特,集山、水、泉、林为一体,形成“神石、丽湖、温泉、绿海”四大景观,遍地绿树成荫,碧湖如玉,俨然是隐身于琼崖翡翠岛上的一处“海上仙境”。
相传南宋禅宗高僧济公(1130-1209),又称济癫和尚,原名李修缘,法名道济,出生于浙江天台县永宁村。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都已年近四旬,却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求得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主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便与佛门结下了深缘。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他便萌生了方外之念。济公自幼言行叵测,长大后更是嗜好酒肉,衣衫褴褛,貌似疯癫,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他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经常游方市井,拯危济困,救死扶弱,彰善惩恶,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有一天,济公活佛云游到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的崖州,想对皇帝发落贤臣名相和忠义之士的这片荒远的境况探个究竟,便化成一个僧人在山洞里念佛诵经,看到这里的百姓住着低矮的茅草房,躬耕自食,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裕,倒也安逸祥和,尤其是当地那种质朴敦厚、天生好客的民风深深地吸引着他。每遇天灾,瘟疫发生前,他都会急匆匆地下山去告知百姓做好预防,还免费诊病送药,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久而久之,他觉得这个地方不仅山清水秀,地灵人杰,而且还是个绝好的济世道场,于是在他云游离去前把自己的头像点化成一尊高一丈五尺,宽近六尺的石像隐藏于这座海拔将近九十丈山丘的半山腰。
1993年8月的一天,当地一群村民正在山上的橡胶林里割胶,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顿刻下起倾盆大雨,村民们只好躲在山上的石缝间避雨。当大家还没回过神来,只见一道闪电伴着一声响雷,将半山腰的一块巨石劈成两半。雨过天晴后,当村民们从石缝间走出一看,被眼前不足30米处的一幅奇景惊呆了!原来的那块巨石竟变成了一尊石像,歪歪破破的毡帽、高高的鼻梁、笑眯眯的眼睛、滑稽的嘴巴,顿时,大家不禁同声惊叫“哗!济公!”此事此景一传十、十传百,成千上万的人们都闻讯慕名前来,磕拜这位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云游足迹竟然也来到海南,并且还在山上留下栩栩如生的塑像的济公活佛,济公山之名也便由此传开了。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