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宁国桂花树

中国故事库

地名桂花树,位于宁国市西津街道双溪村,距市区5公里。 太平天国时期,宁国百姓死伤无数,尸骨遍野,继而瘟疫泛滥、灾害频繁,致使人丁消亡,十不存一。人口急剧下降,大量熟地变成了荒田。为…

地名桂花树,位于宁国市西津街道双溪村,距市区5公里。

太平天国时期,宁国百姓死伤无数,尸骨遍野,继而瘟疫泛滥、灾害频繁,致使人丁消亡,十不存一。人口急剧下降,大量熟地变成了荒田。为了解决苏皖赣抛荒严重、民政废弛的严重问题,同时为了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两江总督曾国藩采纳了幕僚薛福成的建议,向外招徕客民耕垦,优惠的移民垦荒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地人移居皖南各县。移居宁国客民以湖北人、河南人居多,其次是安庆人和浙江人。他们只好响应“劝农局”的号召,一户数口人,几户乃至数十户一道,成群结队地来到宁国,出现了“一担箩筐下江南”的景象。

清同治十二年(1872)的夏天,湖北黄州(今名黄石市)的三四家樊姓村民,结伴携妻带儿,背井离乡,一路风尘仆仆,历尽坎坷,来到宁国双溪铺三十四都周家庄。周家庄村中房屋里空无一人,床上完好的蚊帐,一动就粉碎了,有的床上还有人的骨核,庭院长满了一人高的野草。田地里到处是小树、杂草。村头两株500年树龄的桂花树十分高大,树姿飘逸,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树上挂有许多褪了色的红绸布。青山绿水环绕村子四周,土地松软、肥沃。村民们便在周家庄定居下来。他们清理房屋,打扫卫生。清除田间地里的树木、杂草,开垦荒地,赶种秋季作物。

正当大家忙的不易乐乎时,村民们一个个感到四肢无力,不思饮食,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瘟疫复来,惊恐万分,纷纷想再外迁他处。正当人们一筹莫展时,樊家老祖母得知,村头桂花树是神树,用金色的桂花泡茶喝,能祛除邪气治百病。为保家族平安,她一连三天,三更起床,在桂花树下燃烧香纸祭拜,企盼桂花树开花。也许樊祖母的诚心感动了上苍,炎热的夏天气温急剧变冷,凉风阵阵。第四天,桂花树果然开花啦。金色的花儿一团团,一簇簇,开满枝头,芳香四溢。

 

人们闻到桂花香味,神清气爽,病情立刻好转了许多。樊祖母忙采摘桂花,和茶叶一起泡出香喷喷的桂花茶,给大家饮用。一连饮了几天桂花茶,全村人的病都好了。桂花香飘全村,驱散了邪气,村中再也没有了灾难。桂花树护佑村民的神奇故事传遍了四周乡里。

村中长者视桂花树为风水树,要求大家保护好,不得毁坏。并将村名“周家庄”改名为“桂花树”。自此,樊家人便定居于此。

黄州的乡亲得知樊家定居在宁国桂花树,有神树护佑,刘、康、陈、蔡、吴姓等乡民又陆续从湖北迁来此地定居。“鸡不叫,狗不咬,半夜起来吃年饭的是黄州佬。”此地乡亲们过年保持湖北黄州半夜吃年饭的风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慢慢改变。

湖北黄州移民定居桂花树以后,和当地村民友好相处,辛勤劳作,勤俭持家,慢慢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村民们一直对桂花树敬若神明,精心保护。后人赞颂桂花树曰:桂花绽放十里香,瘟疫邪气一扫光。黄州客民勤劳作,四季平安人丁旺。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