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湖北潜江城边的蔡湖村有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虽他家有良田千亩,牛马成群,房屋十几间。张财主一生行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人又乐善好施,方圆几十里都很有声望,可有一点让人发愁,没有儿子,只生了个女儿嫁了出去。
这一年夏天的傍晚,张财主与老伴吃完饭后坐着聊天,聊着聊着,张财主突然长叹一声,老伴不知究竟,问其原因,老汉回答:“你我劳苦了大辈子,也积累了一些家业,如今我们都年过半百,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是我们膝下无子,只有一个不太孝顺的女儿,早年就嫁了。尔后养老不知靠谁?家业又交给谁?故此,我才叹息。”听了丈夫的一席话,老婆颇有同感的劝道:“人生自古谁无死,活着,我们能动就动,不能动了,再不成器的女儿,她也不会见死不救吧!至于家业,趁我们身体还好的时候,分期分批的给她,千万别一次性给,以防不孝心赶走我们。”张财主一听,觉得有些道理,虽然平时女儿不太孝顺、不太贤淑的作为看不惯,但也别无他法,只好顺应的答道:“不如这样,明天,我和你先带上那块靠村西头的360亩田契到她家去玩上两天,观其表现,如满意,我们就把田契送给她们,不行的话,我们马上打道回府。你看行不行?”老婆马上回应,这太好了,还说女儿会孝顺。
第二天早饭后,张财主背上装有田契的药箱,装成行医的样子,兴致勃勃地与老伴向村西头的女儿家奔去,走了约半个多小时,俩老已气喘吁吁地走到女儿家。女儿女婿见大热天父母双双来临,忙招呼坐下休息。接下来,怪事发生了,女儿端来两碗凉白开水递给父母,转身又为自己的丈夫端上一碗“水”。因为口渴,张老爷端起水一饮而尽,坐在旁边的女婿见状,大概觉得岳父口太渴,女婿把刚端来给他还未喝过的“茶”倒了半碗给岳丈,张财主刚喝一口,马上就大叫起来:“这碗茶真辣,辣痛了我的心。”当即吩咐老伴去拿起药箱,站起来就与女儿女婿告辞:“我有事要回去了,谢谢你们的热情款待。”说罢,不由分说,拉起老伴就走。
路上,老伴不安的问老头子:“说好玩两天,你怎么屁股还没坐热就要走?”老财主说:“你不知道,你的孝顺女儿倒茶倒了两种茶,给我们的是碗白开水,给你女婿的却是碗米酒。一来就如此对待我们,这不是分明赶我们走,我哪还有脸呆下去。看来,指望她养老是笑话了,不回去还坐在她家干啥?”老伴听了也气不过,陪老头儿往回走。
话说两头,距张财主女儿家不远处是一座新修的寺庙,前一天夜晚,寺庙主持人睡梦中梦见过世的主持大师报梦:明日有两个贵人路过寺庙,给你们带来福祉,你们一定要挽留,并好好款待。梦醒后,主持人深感诧异,似信非信,最终还是抱着碰碰运气态度,派人守着,看梦灵不灵。守候在寺庙门前的人特别过细,观看来往客人。果然,到了午时,就看见两位五十多岁男女施主,由西向东的朝寺庙奔来,大师心中大喜,忙起身迎上前去,打躬问道:“大热天,不知两位施主要去哪里,天这么热,不如先到寺庙歇息一会再走。”来人正是张财主俩老。原来,一路上,张财主一直对今天女儿的态度耿耿于怀,暗自思忖,养儿不孝,不如把家里捐给寺庙还可留个好名声。一见大师盛情挽留,便和老伴来到寺庙中,按照大师的安排,张老爷夫妇在庙里吃住逗留两天,大师为他们敬香拜佛,解读佛文,让老人玩得十分开心,生活方面自然受到十分周到的款待。张财主把自己捐赠土地给寺庙的想法与老伴谈了,老伴开始有些抵触,后经张老爷多次开导,觉得这次把土地赠给寺庙,既做了一件有益社会的事,又对女儿是一次教训。临别之际,张财主夫妇将360亩农田田契赠给寺庙,寺庙大师和全寺僧人一起下跪朝拜张财主夫妇的大恩。这一举动,很快被女儿知道后,深感悔恨,她深知父母这一做法是警示于她。从此,张财主女儿立志痛改前非,变成了一个十分孝道而贤淑的女儿。张老爷临终时才把所有家业分期交给了女儿。后有诗为证:一碗茶、一碗酒,丢失良田三百六,不孝让人永世咒。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