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经多方走访了解到,鞍山市下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最早曾是辽朝的大宁镇,在金朝升格为秀岩县,到了明朝才改为岫岩。秀为何改为岫以及改名的时间,至今仍有争议。
清代岫岩城东门“旭升门”门额残片。
辽朝时名为大宁镇,如今仍有大宁街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丘陵的东部,历史十分悠久。上个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距县城2.5公里的西北营村,发掘出9座半地穴房址,经研究发现,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聚居。
“虽然文明起始较早,但岫岩最初的建置和地名却不得而知。辽天庆五年(1115年),辽朝在岫岩县城附近设置了大宁镇。”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张士尊这样告诉记者。他发现大宁是目前史料可查的岫岩最早的名字。
据鞍山市博物馆副馆长李刚介绍,1985年,考古人员在岫岩县城的中心地带发现了大宁镇遗址。遗址共有36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生产、生活用具。时至今日,岫岩县城内仍有一条街道名为“大宁”。
大宁作为岫岩已知最早的曾用名,因何产生?据介绍,这与东丹国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名是移民为居住地现起的名字,并不是从原住处迁移过来的。那些移民之所以为该地取名大宁,或许是因为故土一直处于战乱中,没有宁日,希望新的居住地能永久安宁。
金朝两度更名为秀岩,与出产玉石有关
“1193年,金朝将大宁镇改名秀岩县。”张士尊说。
据县志记载,1204年,金朝废除秀岩县,重新称为大宁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