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市多个区县正在清理整治辖区内不规范地名。未央区维兰德小镇、龙记国会山小区、圣地亚哥小区、佳家sport小区等等,这些小区的名字,因为存在“大、洋、怪、重”等不规范问题,很快就会被清理整治。
无独有偶,近日海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共涉及12个城市84个尚未标准化处理的不规范地名。有崇洋媚外型的,比如维多利亚花园、阳光巴洛克小区等;有刻意夸大型的,比如钓鱼台别墅、太平洋别墅等;也有怪异难懂型的,比如皇家骑士酒店、比利弗酒店等。
地名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地名不仅是一个符号,还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随着地名的传播、传承,慢慢地,地名也就有了生命。哪怕在时光变迁中,一些地方改造和消失了,地名仍然会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从而形成“记得住的乡愁”。历史上,很多留下来的地名都是有文化的,这也是人们公认的好地名。而“大、洋、怪、重”等地名,最缺少的就是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大、洋、怪、重”等地名的存在。不必讳言,存在“大、洋、怪、重”地名的,绝不是一两个地方,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心搜罗一下,会发现不少地方都曾展开过对地名的讨论。一些城市,明明很有历史文化,可是近年来,不要说开发商命名的小区名,就连一些重要道路的路名,也是不忍卒读。
可以说,对照文化内涵的标准,很多地名都不合格。现在,很多地方根据《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都在进行地名规范工作。一些社会反响强烈、存在明显“大、洋、怪、重”倾向的地名,或许会被纠正,但其他一些简单、直接、粗暴、没文化的地名呢?恐怕还会顽固地存在。
地名文化,兹事体大,公众苦“大、洋、怪、重”久矣,这一次终于看到了清理规范的希望。回过头来想想,“大、洋、怪、重”地名为什么会大面积出现?除了“没文化”之外,有没有程序上的问题?一定意义上讲,地名“怎么起”比“起什么”更重要。地名取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由公众来评判,而在命名过程中,也应该发挥公众的作用,有事商量办,而不是一人说了算。